第1017章 死亡风暴 (第3/3页)
呼叫‘音乐家’,海鸥’目视确认!四只‘大鸟’(F-15I)已离巢!航向正东偏北15度!高度爬升中!预计25分钟后进入‘猎场’(北达尔富尔)!重复,‘大鸟’出笼了!”
信息化作加密的电波,穿透浩瀚的海洋与大陆,通过卫星的中转,瞬间注入北达尔富尔深处那座孤岛般的基地。
地下指挥室里,宋和平看着屏幕上由“海鸥号”实时传回的F-15I编队飞行轨迹,听着铁狼的警告,缓缓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冰冷的、属于猎手的寒光。
“知道了。”
他只回了三个字,随即切断了通话。
他转身,面向指挥室里所有屏息以待、脸色凝重却挺直了脊梁的部下,声音不大,却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心头:
“诸位,客人快到了。”
“准备按照我预定的计划迎客!”
……
地中海东部空域,高度28000英尺。
四架F-15I“雷霆”重型战斗机如同钢铁巨鸟,在深蓝色的天幕下以0.95马赫的速度巡航。
机翼下,巨大的保形油箱和挂架上的“瞪眼”(Spice-2000)卫星/惯性制导滑翔炸弹、“黛利拉”巡航导弹在月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机舱内,氧气面罩后是飞行员们冷静而略带亢奋的呼吸声。
“锤子1号呼叫锤子编队,保持高度层FL280,航向090,预计5分钟后接触‘奶妈’(加油机)。”
编队长机飞行员,代号“铁砧”的伊兰·科恩少校的声音在加密战术频道里清晰稳定。
“锤子2号收到,编队形态良好。”
“锤子3号确认。”
“锤子4号收到,油量剩余43%,急需‘奶茶’。”
伊兰扫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器(MFD)上的航图,代表加油机KC-707的绿色光点正在前方预定空域稳定闪烁。
下方,亚历山大港的灯火在地中海东岸勾勒出模糊的轮廓,更远处是吞噬一切光亮的北非大陆的黑暗。
“全体注意。”
伊兰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提醒的意味,“进入‘敏感范围。保持电子静默,ECM(电子对抗措施)系统待机,被动传感器全开。虽然情报说他们有可能在这里部署萨姆-6,但那是老掉牙的货色,射程也够不到这里,大家还是要注意点。”
频道里传来几声短促的确认。
四架战机依旧保持着紧密的钻石编队,如同四把沉默的尖刀,刺向猎物。
五分钟后。
亚历山大港东北方向约45海里上空。
一架庞大的戴胜鸟空军KC-707“弯刀”加油机如同漂浮在夜空中的钢铁岛屿,尾部巨大的加油锥套在航行灯照射下,如同黑暗中摇曳的橙色灯笼。
它的翼尖和机身上,密集的电子对抗天线和红外干扰弹发射器昭示着这并非温顺的“奶妈”。
“锤子编队,‘弯刀’呼叫。
已目视接触。
空域清洁,风速稳定。按标准程序开始输油作业。”
加油机操作员的声音平稳传来。
“锤子收到。锤子1号先上。”
伊兰推动油门,战机微微加速,脱离编队,精准地调整高度和速度,与加油机保持同向同速飞行。
下方是墨黑的地中海,反射着稀疏的星光,如同无底的深渊。
伊兰的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精细地微调着油门。头盔瞄准具(HMD)的绿色光环套住了前方加油机尾部那不断微微晃动的锥套。
受油探头缓缓从F-15I的机鼻下方伸出。夜间空中加油是对飞行员技艺和神经的终极考验——巨大的加油机尾流湍流、昏暗的光线、锥套难以预测的摆动,任何细微失误都可能导致致命的碰撞。
“稳住…稳住…”
伊兰低声自语着,战机在气流中微微颠簸。
HUD(平视显示器)上,代表理想对接位置的数据在不断跳动。
他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右手极其细微地前推操纵杆。
咔哒!
一声轻微的、令人心安的撞击感通过机体传来,硬输油管准确插入输油口。
HUD上亮起绿色的“CONNECTED”(已连接)字样。
“对接成功。开始输油。”
加油机操作员确认。
航空燃油开始汩汩注入“锤子1号”饥渴的油箱。
伊兰保持着绝对的专注,双眼死死盯着锥套和相对位置指示器,双手如同焊在操纵杆和油门上,进行着精密的微操。
在他侧后方,“锤子2号”已开始调整姿态,准备进行下一轮对接。
整个空域,只有引擎的轰鸣和气流掠过机体的嘶嘶声,充斥着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宁静。
求月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