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匣 (第2/3页)
”
这其实和晋升阳神是一个道理。
很是相似。
祁烈恍然大悟,他忽然明白为何诸方圣地要将自家气运送入浑圆仪了……这负责安置大褚王朝太平的国器,倘若没有足够的气运支撑,便需要吞噬血肉。
游海王想要晋升阳神,潮祭一次,就可能会造成十万生灵的死亡。
浑圆仪所需要的“饲品”,只会更多。
祁烈神色复杂起来。
“你一定在想,原来镇守大褚皇城的浑圆仪,竟然是一件邪器?”
“万事万物,本无黑白,亦无对错。”
“想要驱动浑圆仪,就需要付出代价,这很公平。”
言辛仿佛看穿了眼前年轻人的想法,意味深长说道:“大道在上,天道无情。”
“浑圆仪所蕴含的‘天命之道’,并没有正邪之分,被正确的人掌握在手中,它便可以化为开辟清明的利剑。可若是落入坏人手中,这件重器,将会掀起难以遏制的腥风血雨。”
祁烈沉默了许久,轻轻叹了口气。
他没办法反驳什么。
因为老国师说得很对。
踏入金鳌峰,成为执法者之后,祁烈便意识到了一件事……
同样一条性命的重量,对凡俗和对修士而言,其实是不一样的。境界越高,看凡夫俗子,越如同看蝼蚁。而真正抵达‘至高’之后,便更加无情,更加冷漠,想要成为言辛这样的监天者,就需要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
想要执掌浑圆仪,镇守国运,就需要做出足够的割舍。
血肉,气运,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代价而已。
小楼阁短暂寂静了片刻。
“晚辈还有一问,如果只是上供……何必要这般行事?”
祁烈想了想,再度开口。
此次自己带着匣子,小心翼翼从金鳌峰出发,抵达皇城,来见老国师。
这一路上,都有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言辛闻言笑了,单手按住匣子,将其合下:“因为金鳌峰的这枚匣子,并不是用来上供的。”
祁烈更茫然了。
“仔细想想,你出发之前,赵通天是怎么说的?”
言辛笑着问道:“他让你带着匣子来皇城见我……念的是我的名字,还是位衔?”
祁烈怔了一下。
出发之前,师尊说要自己带着匣子去见一见故人言辛。
故人。
“这次会面,你代表的不是大穗剑宫,而是赵通天。”
言辛轻叹一声:“抛开大穗剑宫掌律这个身份……赵通天有他想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
祁烈明白了,这次见面,是真正意义上的“拜访故友”。
赵通天和言辛这样的关系,有些事情,即便不曾见面,也能意会。
“他让你站到我面前,便说明他希望你知道这件事。”
言辛将金匣收下,轻轻说道:“这些气运,是他用来探查‘莲尊者’下落的。”
……
……
祁烈整个人脑海一片空白。
莲尊者。
虽然这个词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了,但这个称谓在大穗剑宫有着相当重要的分量,以至于祁烈一时间有些失神。
每一个拜入莲花峰的弟子都知道莲尊者的故事。
这是纯阳掌教和通天掌律最疼爱的小师妹,资质绝佳,天赋无双。掌律师尊曾告诉祁烈,如果没有饮鸩之战的意外,莲尊者早就晋升阳神,甚至有机会追上掌教。
只是……没有如果。
莲尊者已经死了,死在了北境战场。
死人的下落,还有什么好探查的?
“……”
祁烈神色复杂地看着那枚金匣,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老国师缓缓说道:“有些人‘死’了,但留下的痕迹太重,于是总有人不愿意相信死讯……你的师兄谢玄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言辛忽然提及了一个祁烈无比熟悉的名字。
“当年谢玄衣坠入北海,大穗剑宫虽然封山,但却遣人去往北海搜查了很久,即便整整十年没有结果,也不妨碍现在还有人坚信,谢玄衣没有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