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进入PPT模式 (第1/3页)
2003年1月1号。
巴蜀,大凉山。
东方民用航天工业中心。
总负责人:陆总工。
副负责人:常天。
参与方:东方科学院、东方工程院、东方航天集团、东方航天科技集团、三元重工、三元机械、三元建材、三元建设···
去年7月初,航天工业中心接到贸易大厅的强制派单。
要求10月1号之前,完成委托方‘远东贸易公司’的2500吨级信号塔发射任务/政Z任务。
为此,陆总工倾尽所有,找来了所有亲朋好友。
陆总工可不是一般人。
其出生于1920年,是东方第一批赴美公费留学生,毕业后曾在福特实验室工作,50年代想尽办法暗中回国,成为东方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负责人。
再后来,主持东方航天控制器、液浮惯性技术、惯性制导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是全球第一位惯性制导博士,也是东方航天工业奠基人。
并且为东方培养了一大批航天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然而把发射任务要求的‘通信塔’切割成200吨x11组部件,再呼朋唤友,集思广益,利用新型材料搞出一套捆绑式火箭,并植入大量新型制导技术。
9月中旬,点火后,运载火箭依旧因为推力、运力等问题,没能发射出去。
毕竟这是航天史上,运载量最大的一次发射。
别说北美,毛熊都没这样干过。
事后,副负责人常天,接管了整个航天工业中心,继续完成‘延期两个月的发射任务’。
常天的设想十分简单,不切割‘通信塔’。
而是采用超轻材料,参考运载火箭的构造,把通信塔加工成火箭主体。
由于这个超大号的‘通信塔火箭’只能垂直发射,无法调整轨道和进入近地轨道后微调。
民用航天工业中心再拿出一台传统长征型运载火箭,捆绑到‘通信塔火箭’的一侧,用于主导大方向。
以及拿出24组三系V2火箭,分别捆绑到长征型运载火箭的头部、中部、尾部,用于进入太空后微调。
所以,这座高达220米的巨无霸,没有所谓的一级、二级、三级。
只有发射、飞行、进入外太空、近地轨道并轨。
并且远远看去,‘通信塔火箭’就像发射架。
负责主导方向的长征型运载火箭,才是此次发射任务的主角。
目前,采用石墨烯和超轻材料的‘通信塔火箭’,在填充三元建材的高能燃料后,总质量已经追平北美的土星5号。
约3100吨。
既是东方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也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航天器。
对此,陆总工和跑来帮忙的同学、学生、朋友,只希望大力出奇迹。
因为委托方-远东贸易公司,因发射任务一再延迟,已经开始质疑民用航天工业中心的信誉,要求进行现场直播。
如果失败,这座民用航天工业中心,怕不是要破产。
···
北美航天局(NASA)。
总负责人与安全系统(NSA)负责人,通过锁眼卫星,仔细观察巴蜀民用航天工业的大家伙。
“这应该是东方的第三代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改型捆绑式火箭,运载能力约5吨。。”
“不过,捆绑了24个大小不一的助推器···”
“再就是发射架,看上去也有点奇怪。”
NASA负责人和NSA负责人,一边观看直播,一边根据情报和相关资料,剖析远东贸易公司的意图。
许久。
发射倒计时。
10、9、8···点火。
刹那间,‘发射架’底部,喷出覆盖整个发射场的浓烈火焰。
NSA负责人:“看状况,应该是燃料室泄漏,渗透到了发射架,引发大火。”
NASA负责人:“肯定失败了。”
3秒后。
巨大的发射架,驮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剧烈抖动着缓缓上升。
NSA负责人、NASA负责人目瞪口呆。
“发射架被Boom飞了?”
“完了,这还怎么抢救运载火箭,看来损失大了。”
1分钟后。
“怎么还在飞?”
“看上去,似乎非常稳。”
5分钟后。
“Fuck,运载火箭带着发射架,去外太空了?!”
10分钟后。
NSA负责人与NASA负责人,看着在近地轨道不断调整的巨无霸,几乎同时陷入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