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00章 莫子布的齐心协力

第100章 莫子布的齐心协力

    第100章 莫子布的齐心协力 (第3/3页)

只能回身抵抗,结果完全打不过,且很快就被咬住了大部队。

    别看此时郑信所部人很多,物资也不缺,但实际上战斗力还不如之前。

    郑信也深知这点,以前要走几百人撒腿就跑,芭提雅附近河网密集,缅军有骑兵也追不上他们。

    但是现在,郑信虽然可以走,但一定会极大的打击他的声望。

    因为这么多暹罗人不断来投,就是看中了他能打缅人,要是郑信现在跑了,那就民心尽失难有大的作为了。

    “阿联,我想让你冲出去,去梭桃邑。

    河仙莫五如果能来,舰队一定是停靠在梭桃邑附近的,只有那边有深水港。”

    郑信决定坚守了,他要用这场坚守来向天下(暹罗)证明,他郑信是今后抵抗缅人奴役的唯一希望,就像是快两百年前的纳黎萱大王一样。

    。。。。

    莫子布确实来了,而且他比郑信想象的更加‘聪明’。

    因为我莫大穿越者开了‘透视’的嘛,历史上郑信就是在罗勇和尖竹汶一带,积累实力反抗缅人的。

    所以他收到魏长乐的汇报之后,第一时间就拉起了舰队往暹罗赶。

    虽然因为要留着人在北大年搞建设,莫子布能抽调的人不多,但他有战舰啊,缅人是走陆路来的,只有一些内河小船。

    因此只要不离开海边太远,莫子布就是安全的。

    而且莫子布还把出兵的成分做了一下修改,除了自己的人出动以外,还让周围的其他几家华人,也出人一起去救援。

    其中北大年魏家出了五十人,宋卡吴让出了五十人,吉打的叶丰昌出了二十人,高头廊庄家出了十人。

    甚至在陶公叶家,也因为莫子布持续不断的示好,同意派一条船六十人跟莫子布一起去暹罗。

    这样一来,救援郑信的舰队就不单纯是潮州人了。

    而是有客家人,有漳州人,有泉州人,加上莫子布这个广东人,闽粤海边的代表都有,齐活了。

    这看起来,就不是潮州乡党齐心协力,而是南洋华人齐心协力了。

    随后,莫子布留李献文镇守北大年,主持兵工厂的建设和对安南人的安置,以及给土著上强度,上紧箍咒。

    他则带着大小战船二十七艘,义从团四个连,河仙团三个连,参谋军官团的近卫燧发枪连以及炮兵连,加上其他家的一百八十人,总计一千二百人,杨帆北上。

    到了洛坤之后,王家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多年,出动了大小战船八艘,兵丁四百五十人,双方混合舰队再次出发。

    只不过莫子布有点太清楚过头了,也因为他只有一千战兵,有点害怕被缅甸大军逮住。

    于是没有直接选择开进暹罗湾,从湄南河逆流而上,而是选择了先去罗勇城看看。

    这一看,差点把莫子布的鼻子都气歪了。

    罗勇城的暹罗披耶,不听通报,竟然以为他是海盗,直接用架设在港口的火炮轰他。

    莫子布差点没忍住直接上去干他了,但想到要救援郑信,才努力忍住。

    随后舰队向西,到达了梭桃邑。

    呆了一天以后,仍然没有看到郑信所部出现的身影,于是赶紧调拨七百士兵,准备向北搜索。

    而就在莫子布将要派兵出发的时候,陈联突破缅甸人的封锁,到达了梭桃邑。

    。。。。

    陈联抬头看着莫子布,身材比他要高大的多,脸上带着阳光又和煦的笑容,甚至看起来有点憨厚。

    长相并不是非常出彩,但国字脸大额头,配合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宽阔的肩膀,给人一种非常沉稳,可以完全依靠的莫名安全感。

    至少陈联历经艰险到了梭桃邑,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没有经过一句话的交流,心里竟然立刻就不那么紧张了。

    恍惚间,他看着朝他走来,阳光从背后照射的莫子布,有种回家看到父兄正在等他的安全感觉。

    “莫龙头,我是郑公的信使,特来向龙头求援,请发大兵解我主之困。”陈联单膝跪下,满脸通红。

    不是激动的,而是因为他刚才竟然起了把莫子布当成父兄的奇特感受,现在说不出的怪异,要知道他比莫子布大了足足七岁呢。

    莫子布倒是误会了,他以为陈联的是急的,还在心里暗暗为陈联的忠心感叹。

    同时,他对这个潮州猛人,感官也是相当复杂。

    历史上鄚家与郑家的大战中,就是陈联在梭桃邑东边的尖竹汶,以不到三千的兵力,硬抗莫子布亲表哥陈大力的五万大军七个月。

    一直把陈大力耗到雨季来临,全军染病近半不得不退兵,甚至陈大力自己都因此染病而亡。

    可以说,就是这个人,导致了鄚家的一败涂地。

    “阿兄快快请起,休要说什么求援,你我乃是华人同胞,自当患难与共,竭力相救。”

    莫子布一把将陈联扶了起来,“你看,不但我这样的粤人来了,漳泉佬,客家人都来了。”

    陈联这才发现莫子布的背后,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来来往往。

    那些喜欢穿着号衣,假扮官兵的,一看就是嘉应州的客家人,只有他们喜欢这么干。

    这位潮州猛男张口结舌,他眨巴了下眼睛,突然感觉有些潮乎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