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01章 双雄会(上)

第101章 双雄会(上)

    第101章 双雄会(上) (第2/3页)

心翼翼的警戒,然后交替着缓缓从村子里退了出来。

    这太奇怪了,缅军明明马上就可以攻到最核心,然后在巷战中战胜自己这两三千人,但是这些缅兵没有。

    郑信大惑不解的四处看去,突然,就在远处的海面上,他幻想了无数次的画面出现了。

    一艘艘典型的广式,主要以船桨驱动的快蟹船在飞速靠近。

    “河仙大兵来了,河仙大兵来了!”郑信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神色,用尽力气大声怒吼了起来。

    此时,莫子布的影响力,自然无法和河仙鄚家这个整体相比。

    因为在此时的南洋,在郑信没有为王之前,河仙鄚家,鄚天赐头顶的高棉王头衔,就是全南洋小两百万华人中,唯一的王冠。

    这份影响力,远比莫子布以为的要大。

    所以郑信才不会喊莫子布或者昆仑山堂来了,他喊的是河仙大兵来了。

    通、刍知、銮思瓦拉坎、郑敏成等等潮州人或者有潮州血统的纳真都围了过来。

    死里逃生的狂喜,让他们开始忘乎所有的开始欢呼了起来。

    但随即,更大的欢呼声响了起来。

    “唐兵来了,华国的唐兵来了!”

    “唐兵至矣,唐兵至矣!”

    “缅人肯定打不过天兵的,我们有救了!”

    在此时的南洋,汉人这个称呼其实不怎么流行,汉最流行的其实是在北边,而南洋流行的是华和唐。

    道理很简单,华自然是代指文明,文华。

    而唐呢?

    那是因为对南洋的两大国,安南和暹罗来说,唐都是他们最熟悉,甚至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安南人从中国自立,就是从唐代开始的,他们对于中原王朝,最后的深刻印象就是唐,至今安南的政治体制中,还有大量唐朝的影子。

    而暹罗国的主体民族,是从云南南下,他们以泰化的傣族为主,夹杂了一定数量的壮侗彝佤和少量的白族。

    而他们南下的时间,正是唐末五代,这些人受不了土著化的楚汉中原贵族后裔—白族建立的大理国压迫,纷纷选择往南。

    甚至就是缅甸人,他们的祖宗骠人,也是在大唐猛击南诏,高骈等人几乎把南诏打停摆之后,才摆脱白族的控制拿回骠王的头衔,并得以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不断吞并其他族裔,形成缅族的。

    所以在南洋,东南亚土著民族对中原王朝的记忆,基本都是源自唐,这就是南洋华人大多称唐,而不称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土著们看到汉人,心里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唐人。

    郑信看着海上越来越明显的朱边蓝底白日旗,听着耳边暹罗人狂呼的唐字。

    在这一瞬间,从小到大接受的潮州蓝波湾,潮州话才是唐话的教育,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

    。。。。

    莫子布在幸运号上远远看见,也不由得有些龇牙咧嘴的。

    这些缅军撤退速度太快了,听到撤退号角后,丝毫没有犹豫,两千人不到十分钟就很顺滑的撤了下去,还是前后交替掩护后撤的。

    这一切都证明,对面这三千人左右的缅军,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莫子布这边,由于水文不熟悉,风帆战舰根本不敢靠岸,只能在离着岸边还有一两百米的地方就下锚,然后用快蟹船运载士兵登陆。

    而就算是快蟹船,也不过是什么地方都能登陆的,莫子布让疍家二亲自率领水鬼队探查了半天,也只有郑信被围困的村子前面一点可以登陆。

    所以莫子布到了近海之后,就立刻命全军大张旗帜,尽量把大船开得靠近海边,战舰的炮衣取下来,炮管也推出了炮窗。

    赌的就是缅甸人搞不清楚他的来路,不敢贸然直接上来在滩头这种行动不便的地方,阻击莫子布。

    很幸运,莫子布又一次成功了。

    领军的缅军近卫大骑兵统领吴越,看着海面上十余艘军舰,当然最主要是看见了上百门黑洞洞的大炮。

    以及他完全没见过,但一看就知道很高端,不是什么土著小王能设计出的朱边蓝底白日旗。

    或者说,吴越觉得非常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历。

    出于谨慎,他没有命令麾下的士兵前去松软的沙滩上阻击。

    万一敌人的大船能够靠近一点,让精锐的近卫火枪兵,在行动不便的沙滩上列阵挨炮轰,白象王会砍了他脑袋的。

    莫子布大喜,立刻命令士兵们开始登陆。

    而现在,因为登陆区域限制,双方的态势变成了缅军在北面,莫子布在中间,郑信在后面。

    还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型,莫子布在中间尖顶,缅军和郑信在两头。

    而且这个吴越非常嗅觉非常敏锐,他见昆仑山堂士兵登陆三四百之后,立刻就命缅军步兵拉着野战炮压了上来,

    因为此时莫子布的人也登陆了,一两百米外的大船,就不敢随意开炮。

    缅军骑兵则堵住郑信所在的村口,让郑信疲惫不堪的几百潮州兵不敢随意出来。

    抢先登陆的,是河仙团的两个燧发枪连和义从团第一掷弹兵连。都算是莫子布这边的精锐。

    陈光耀见缅军自北而来,他毫不犹豫吹响了口中的铜哨。

    三个连的士兵很快排列成行,六个鼓手立刻敲响了密集的敌军靠近鼓点,军官们和少量士官也大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