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65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第165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第165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第3/3页)

三十匹杭州来的顶级贡品丝绸。

    众臣离开的时候,乾隆颇有深意的看了记昀一眼,还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两淮的盐务。

    纪大烟袋魂都要吓掉了,因为此时,他女婿的祖父卢见曾,卷入了两淮盐案,记昀为之通风报信,牵扯其中。

    大烟袋看到乾隆的眼神,立刻明白了,他通风报信的事情已经暴露,只是目前皇帝要把两淮盐案坐实,因此还没抽出手来惩治他而已。

    现在看来,如果不能把这绝句补全,他能去伊犁养马,都要算缴天之幸了。

    但是,记昀都有点想哭了,要把这两句艺术层次高到李太白、苏东坡这个档次的诗补全,那是何等的艰难。

    他反复揣摩了几句,直觉觉得,这更像是词句,而不是诗句。

    更麻烦的是,这诗隐含着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他要补,必须要隐晦的把这个情绪补出来,还要尽量悲凉有力一点。

    要是补不出来这点,可以想象史书上会怎么说他纪晓岚,他自诩文才,万万不能接受被后人嘲笑。

    可是,真给补上了,又很容易被人拿出来鸡蛋里挑骨头,要是给他扣上一个怀念前明的帽子,估计全家都要完蛋。

    你大爷的,这一看,还他妈不如去伊犁养马呢!

    。。。。

    两日后,乾隆再次召集最亲近的文士品鉴了一下这两句,然后在旁人提醒下,乾隆也终于领悟到这两句诗是在写什么了。

    当即,十全老儿极为感慨,在他想来,这就是文人风骨吧。

    一时间什么箕子、田横、苏武的形象都扑面而来。

    一百多年了,这些明香人还在不忘故国,还以诗明志,更敢拿到自己面前。

    真是

    真是勇气可嘉。

    所谓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有清一代就不要谈文人风骨了。

    但偏偏乾隆的教育又是汉文明式的,他对于文人风骨,忠臣义士天然就有向往,有这个精神需求。

    但满清朝中,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丐版还是有那么点的,但完全不能满足乾隆的精神世界需要。

    海东的朝鲜也有几个,但乾隆对此的反应是勃然大怒。

    你们这些朝鲜棒子,祖先跟老子祖先出身仿佛,读了几本书就敢来谈风骨?

    乾隆对于那些朝鲜臣子,大多嗤之以鼻,惹恼了还要狠狠惩戒,颇有种‘你他妈也配姓赵’的意味。

    但林通以及背后的河仙不一样,他们是汉人,还是明之遗民,有这个资格。

    所以,对于林通以及林通背后的人,抛开政治背景,乾隆还是有点好感的。

    翌日,乾隆秘密下令两广总督李侍尧,让他彻查河仙背景,日后要做到严密监控,辨其忠奸。

    若是确实只想做个西辽,那么经济上的要求,或可酌情满足,但不得让河仙之人长居大陆,乃至散播‘妖言’等。

    枪炮、精铁、战船等军事战略物资,也不得输出半分。

    五日后,随着乾隆对待河仙来人颇为和善的态度,以六阿哥永瑢为首的满清贵族,开始频繁邀请林通出席各种酒会,并允许林通在京城内自由活动。

    又过了几日,乾隆下令,赐给河仙之主鄚天赐玉如意一柄,沉香拐杖一根,金丝菩提子佛珠三串,瓷器、茶叶、宫缎无算。

    赐林通锦袍一套,玉带一根,并允许河仙来船返回之时,于苏杭采购瓷器、茶叶、大黄、绸缎等畅销品两船。

    第二日,又再次追加赏赐铁锅三百口。

    林通亲自到东安门叩谢,并立刻命人到广州通知武世营。

    最上面的路终于打通,武世营可以开始贿赂惠州、嘉应州的大小官员,准备拉人下南洋了。

    我好想请假啊,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