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你,终将为王 (第2/3页)
华人。
比如昭披迈之前就以中国商人之子来称呼郑信,意在说明他不是暹罗纳真。
那什么样的是纳真呢?
得是家族已经在暹罗扎根数代,至少祖父这一辈是出身在暹罗的,最好还得是在暹罗做官的,这样有华人血统的人,才会被称为纳真。
比如郑敏成,他就是标准的父系纳真,比如通,他就是标准的母系纳真。
而郑信,他现在的身份,其实仍然是华人。
这导致了纳真集团在追随郑信上,一直有点若即若离,昭披迈麾下仍然有大量纳真拥护,就是明证。
历史上郑敏成战死之后,郑信就失去了招揽纳真效忠的一杆大旗。
加上彼时通以其能力,逐渐成为了郑信麾下文武方面都不可或缺的那个,为日后他造反,提供了人心基础。
而这个时空,郑敏成没有战死,他不但分流了大量原本投靠通的纳真,同时,他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那就是,郑敏成打仗的手艺一般般,可他出身名门,祖上五六代人都是披耶,在暹罗树大根深,有这样的家族,使得他他从小就是被当成治理地方的藩主培养的。
可以说,郑信和通两人在郑敏成面前论出身的话,前者是暴发户,后者是破落户。
郑信和通,两人都没受过系统的行政能力教育,这两人的行政能力,绑一块也不如郑敏成。
所以,现在有了郑敏成这个行政能力很强的世家子弟在,通在郑信集团中的行政地位,降低了很多。
更惨的是,在军事上,通完全不能跟BUG一般的莫子布比,望其项背都做不到,只配提鞋。
悲剧的通,本来是个文武全才,可是在郑敏成和莫子布的夹击下,表现的治国理政不如郑敏成,打仗不如莫子布。
硬生生从文武双全,变成了有点似乎两方面能力都平平的感觉。
以至于现在从历史上原本的二号人物,活生生被挤到了四号。
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他们家族系出古老的彭世洛王族,又是母系纳真,从出身上来说,最能为暹罗人接受。
果然,册封完了郑敏成,郑信第三个册封的才是通。
而且通并未拿到他希望的禁卫军大将职位,而是被封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武沙木罕,约等于中国的太尉。
实职则是被册封为披耶柯叻,镇守刚刚被平定的,原本属于昭披迈的地盘。
莫子布看着通那张强颜欢笑的脸,心里为他默哀了一分钟。
要是之后真的被锁死在了披耶柯叻这个职位上,这家伙的未来,那就一眼能看到头了。
不过也不一定,郑信这边,能治国理政的人才还是少,虽然有了郑敏成,郑信也不大可能长期把通放在暹罗东部的高原上浪费。
。。。。
登基大典完毕,郑信立刻就把莫子布给召进了王宫。
莫子布左右看了看,宫内多了很多他不认识的人,有些甚至连辫子都还没剪,心里立刻明白,这是郑信老家的亲戚来了。
郑敏成看到莫子布在东张西望,终于把通击败了一次的他很高兴,过来悄悄说道:
“王昨天还在骂你呢。”
“骂我,骂我什么?”莫子布有些不解,不过肯定不是真骂,是真骂的话,郑敏成不会这么说话。
“你派人回故国一通宣传,现在全潮州上下都知道信成为了暹罗王。
看吧,华富里姓郑的,只要身体还行几乎全来了,王正在头疼如何打发他们呢。”
莫子布恍然大悟,这骂他挨的不冤。
郑家来了这么多人不说,而且好多人连辫子都舍不得剪,看样子其实是准备来要一笔好处,还是要回潮州去的。
这对郑信来说,这样的亲族完全没有意义,反而还要威胁他本来就不充裕的财政。
不过郑信见面了,可一点没有责怪莫子布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富贵还乡,在亲族乡党面前华丽丽的装个逼,只要是人就没有能抵抗住这种诱惑的。
郑信虽然要付出大笔银钱,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子布,快过来见见叔爷们。”郑信拉着莫子布的手,把他介绍给了一票华富里郑信的亲戚,其中甚至还有郑信的亲伯父和叔父以及姑父们。
人是真的多啊!莫子布到最后都记不住谁是谁了。
不过郑家亲戚们见到活的南洋玄德公后,那也是十分兴奋,吹捧的话给了几箩筐。
“子布,长辈们很多要回家了,你这孙女婿可得好好送一份程仪,让咱家乡人都知道你这潮州女婿,在南洋也很够威!”
好家伙,原来在这等着呢。
郑信的话一说完,郑家的亲戚们两眼放光,吉祥话说的跟北京城的旗人一样流利了。
看着郑信‘殷切期望’的眼神,莫子布只能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打发亲戚们下去之后,郑信用手点了点莫子布的头。
“你赶紧想个办法,把你给钱拉人下南洋的规矩给我停了。
你个害人鬼,害得我前天竟然收到了潮州府上下官吏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