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一个新时代,来临了 (第2/3页)
,掌奇阮文政不知所踪。
而得到前线败报后,定王阮褔淳的速度那是一点都不慢,他带上了心腹宗室大臣,命阮褔捷、阮久法两人护卫,趁夜率三百余人,撒丫子就往顺安河口跑。
你问为什么他这么快,因为阮褔淳虽然治国可以称得上昏庸,但人可不傻。
他早就想好了退路,接受了罗阿爷的建议,坐船逃到南方,去嘉定。
罗阿爷表示,只要他愿意册封曾经的姐夫莫子布为嘉定镇守,明香人就会支持他。
对于因为西山军隔断南北,而无法准确获知嘉定消息的阮褔淳来说。
他虽然知道宗室烔阮褔潭已经死了,也知道莫子布有了自立的心思,但不知道宋褔洽也被我莫大将军杀了。
阮褔淳还以为到了嘉定,能掌握住宋褔洽的五营兵来坐稳位子呢。
而在张褔峦被绑缚到北河郑军军营稍后一点,西山军也拿下了青舍兵。
不过不是击败的,而是青舍兵打不下去了。
他们说是正营兵,但实际上是张褔峦的私兵,张褔峦一失势,他们现在占有的庄园和土地都无法保证。
顺化的定王顾不上他们,没有派人来招抚,于是这些青舍兵把心一横,干脆投向了阮文岳。
而随着青舍兵的归降,阮文岳和西山军终于鸟枪换炮。
因为青舍兵在张褔峦手里,并不能发挥出多大的能战力
张褔峦出身高门,养着青舍兵,也不过是存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打手。
平日里纯靠田地和赏赐维系关系,军官也是溜须拍马张褔峦从而被提拔起来的,这样的管理,自然别想别人出死力。
但是到了阮文岳手中之后,青舍兵有了从龙之功的前途,阮文岳虽然抠搜,但表面功夫还是很会做的。
比起张褔峦,他更能让青舍兵发挥出应有的战力。
且这次阮文岳除了得到青舍兵以外,还得到了其余各兵一万多人,大量的刀枪火炮,实力迅速膨胀到了三万五千人以上。
在得知北河郑军也已经南下之后,阮文岳命人打出王孙军的旗号,声称自己是到顺化效忠王孙阮褔旸的,因此一路州县兵都望风而降。
等到阮文岳占领沱灢(岘港)后,已经膨胀到了四万人。
同时,北河郑军也赶到了顺化城外。
此时的顺化,随着定王阮褔淳的逃走,秩序已经完全失去,百姓逃散大半,城中如同鬼蜮。
阮褔淳出走时,已经将位子传给了侄子阮褔旸,自称太上国主,阮褔旸成了第十一代阮主。
眼见北河郑军到来,走投无路的阮褔旸与逃归的阮文政,宗室阮褔等人倾尽府库赏赐剩余的广南禁军,四千多人个个动员,牢牢占据着顺化的王城。
这王城自建立之初,就是为了作为最后堡垒而建立的,因此极为坚固。
黄五福遣黄廷体入城,见王城守卫严密,阮褔旸在城头答话应对得体,于是留下五百步骑看守王城,他亲率大军南下,去寻西山军了。
西元1772年3月4日,满清乾隆三十七年,二月初一。
北河郑军与西山军的前锋,在沱灢(岘港)以北二十里的和荣县锦沙村相遇。
西山军以李集亭为先锋,击退郑军先锋,杀百余,郑军先锋退至锦沙一处丘陵固守,等待大军到来。
二月初十,黄五福亲率步骑三万二千赶到,与西山军四万,隔着一条小溪对峙。
黄五福在北郑,就是靠着击败阮陀求、黄公质等农民起义军而起家的,因此极为轻视西山军。
他见西山军扎营散漫,旗帜混乱,军服五花八门,意气风发的大笑几声,十分得意的对左右说道:
“我此来,一下顺化,擒获广南君臣,二则可以剿灭此等黠贼,得会安、升华、归仁诸地。
可谓退已得大半壁江山,进可窥嘉定而一统。
此等功业,足可告慰郑氏历代先主,报答先王知遇之恩了。”
黄五福有理由激动,因为这是安南分裂两百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统一的曙光。
于是,第二日黄五福迫不及待的命黄廷宝率步军主力一万渡过小溪,主动挑战西山军。
西山军这边,李集亭和李广才两人,还是没能躲过阮文岳的‘暗箭’。
在军议中,阮文岳借着士气高涨的集体会议,公推由李集亭的忠义军为先锋,李广才的和义军为中军,阮文岳殿后。
当然,为了不让两人不服,也为了不做的太难看,阮文岳自己也不想战败,于是他抽调数千人补充到李集亭和李广才的军中。
战斗在上午九点打响,连黄五福都轻视西山军,郑军上下也骄横无比。
黄廷宝把李集亭的四千忠义军,当成了已经式微北郑农民军,心里大为轻视。
李集亭见郑军火铳极多,兵力也要远胜于他,于是故意示弱,他把阮文岳派给他的人作为先锋应战。
这些人本来战斗力就不是很强,郑军火铳犀利,应战不过半个时辰,西山军就败退了下来。
黄廷宝以为敌军已经崩散,立刻命令大军追击。
郑军追击两里多地,阵型开始散乱,火铳兵与肉搏兵拉开了距离,且火铳兵也把火铳背到了背上,手持短刀忙着追击抢夺战利品。
李集亭见时机已到,率忠义军一千五百人突然杀出。
这些惠州人身材高大,赤裸上身,头缠红布,不用火铳皆手持藤牌钢刀,身背标枪。
他们高呼着‘叼类妈’,组成锋矢猪突阵,突然从山岗上俯冲而下。
忙着追击的郑军猝不及防,他们只看见一群红巾裸男呼啸而来,没明白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