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兵者,诡诈之道 (第2/3页)
城垛的射击孔后面,靠精准的射术不断开火。
民夫们接二连三的被打倒在地,但在严酷的军法和对郑军无限的仇恨鼓舞下,他们没有多少人退缩,不停把装满了泥土的沙袋往护城河里面扔,不一会就填起来了一截。
同时,在东门护城河的源头,海军战舰也掩护着大量的民夫作业。
他们一边把来水的源头堵住,一边从两侧挖开许多小沟渠,将护城河里面的水排向香水河。
黄五福身着便装,亲自来观察兴唐军的进攻,看到那位拥有大量水师战舰的莫五还是在用传统的方式攻城,心里顿时安稳了一点。
黄廷宝则有些焦虑,他看着黄五福说道:“阿爸,按照这个速度,南贼最多只需要十五天就能填平护城河,并且在城外垒出足够的土山。
那样的话,南贼爆破兵就可以轻易炸开城墙,并且火炮能居高临下炮击城内。
我们恐怕很难在顺化城内与他们巷战,这毕竟是他们的地方。”
黄五福看了黄廷宝一眼,他这养子勇则勇矣,也能聚拢人才,但是谋略和眼光上还是差了很多。
是以黄五福摇了摇头解释道:“战场不会在这里,顺化得失根本无关紧要,就是现在吃下的阮氏领土完全吐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黄廷宝有些懵,“阿爸,占领顺化,灭亡阮氏,可是多少代府僚国主、大王都没能完成的壮举,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黄五福脸色暗沉,看着远处不停呼号进攻的兴唐军摇了摇头,“什么功绩伟业,什么富土良田,守不住就什么也不是。
南贼实力不容小觑,不大量杀伤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比顺化阮氏还要难以对付的敌人。”
说着,黄五福带着众将退回指挥所,在草纸上写写算算了起来。
“我观南贼这十日用兵,累计出动民夫最少三万人,大小火炮百门以上,战舰三十余艘,行伍旗号十七杆,兵卒也有万人上下,主力应该是尽在此处了。”
阮有整却摇了摇头,不是特别赞成黄五福的判断。
“南贼此次出兵,水陆预计战兵万人,回良按两倍算,约两万人。
民夫大约与此数相当或者略高,总计应该不到七万人,要是再多,莫五的军粮,就该接济不上了。
由此观之,南贼应该是分立俩营,一主一辅,但何处是主力,目前仍然不能下定论,因为南贼可以用偏师充填大量民夫装作主力。”
阮有整这么说的原因,乃是因为黄五福的作战计划是先让兴唐军顿兵于顺化坚城之下。
等到为了攻坚师老兵疲之后,再让郑森亲率的主力南下,以养精蓄锐的精兵,打莫子布的精疲力尽之兵。
而此时的顺化城中,黄五福所带的三万五千大军,因为军粮的原因,遣回北河五千,为了剿灭黎维密,又让黄廷体带走了一万五千。
留在顺化的,只有一万五千人,只凭这些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败莫子布的,所以必须要与郑森的大军夹击才行。
那么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弄清城外的兴唐军是不是主力。
不然他们在这跟兴唐军的偏师玩砸核桃的游戏,然后让郑森所率的郑军主力被兴唐军主力逮住,那就胜负难料了。
是以听到阮有整的判断,掌握着骑兵的丁锡壤就站出来说道:
“南贼有一支数百人的精骑,一直遮蔽着东面近海区域,我们的哨骑无法靠近。
少量的哨探只能远远看到确实有南贼的营寨,但无法靠近侦查。”
黄五福皱起了眉头,这就是放纵士兵劫掠后的最大后遗症,郑军亮出屠刀之后,顺化南北的人心完全扭转。
这导致与郑军合作的人大幅度减少,而郑军是北人,无论是装束还是口音,都跟广南有所区别,根本无法通过兴唐军的盘查。
是以就是哨探,也只能远远看上一眼,无法靠近。
思考半晌之后,黄五福把手一摆,看着黄廷宝说道:“只看填平护城河的速度和火炮数目,城外南贼应当是主力。
不过为防南贼使诈,还需要试探一下,才好确认,
阿宝,你带五千精兵尝试出门驱赶一下,分数天多与南贼交战,不求战果,但一定要试出南贼军的战力。”
在黄五福看来,要确定城外的兴唐军是不是主力,直接与之作战,打上一打,才是最好的办法。
是精兵还是偏师,一打就知道了。
兴唐军大营,黄五福的操作,实际上已经被莫子布以及他的参谋军官们给大概猜到了,而莫子布也确实在做局欺骗黄五福。
中校参谋长莫正存拿着厚厚一叠的分析报告,正对着参会的将军们侃侃而谈。
参谋之职,自唐末设立后一直都有,而莫子布此次从法兰西得到了大量基层军官,不但帮他搭建起了兴唐军的框架,更有大量专业近代化军官,为莫子布搭建起了成熟的参谋体系。
当然,中国古代的参谋体系也是非常成熟的,哪怕就是清军中,参谋、赞画、文书等也是一应俱全。
只是莫子布这草台班子无法搭建起中式的参谋体系,所以就干脆用法兰西式的。
“我们搜寻了近一百年来南北之战的资料,普遍显示阮氏广南国能出动的兵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