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74章 殖民也是需要培训的

第274章 殖民也是需要培训的

    第274章 殖民也是需要培训的 (第2/3页)

    以前的素可泰和前后阿瑜陀耶王朝,都是把自己部族变为贵族,拱卫在国王周围,这样才能稳固统治的呀!”

    莫子布听完,直接愣了几秒钟,结合他手里陈惠给出的郑信最近的基本情况。

    莫子布也觉得他自己,隐约摸到历史上暹罗出问题的原因了。

    总结出来就一句话,潮州乡党没镇住场子。

    因为诗诗说的这话没错,暹罗自古以来都是这么玩的,萨克迪纳这种奴隶制,也应该这么玩。

    即把自己的乡党当成自备武器保卫王上的那种国人,甚至是可以蓄奴的低级贵族。

    用他们来形成最核心的基本盘,然后权力自内而外向四方延展。

    以前的暹罗王朝,不管是素可泰王朝还是两个阿瑜陀耶王朝,都是遵循的这个游戏规则。

    而深受暹罗文化影响的郑信,从小受到的也是这种教育,于是他在当了暹罗王之后,就从老家潮州招揽了十七八万潮州乡党到暹罗。

    历史上可能没这么多,大约就八到十万人左右。

    然后这些人被称为皇家华人,郑信把他们安置在了吞武里周围,初衷就是想他们在都城周围屯垦蓄奴,拱卫王室。

    可是郑信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此时的潮州,乃至整个大陆,被满清摧残的没剩下什么文华和心气了。

    你指望一群在大陆当一钱汉,眼界完全被人为抹除的穷人,到了南洋就能当奴隶主?

    别做梦了,汉唐时候他们或许能行,但现在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玩萨克迪纳制。

    就跟你辛苦创立下了一个大集团,想把人换成自己的,但原来在老家喂鸡养猪的二伯三舅,却无法帮你掌控住这个大集团一样。

    再加上潮州一贯重商主义气氛浓厚,钻天打洞找空子当官老爷,买低卖高当奸商的人,远远多于老老实实种田的人。

    这导致人虽然到了南洋,但是分散到各个产业去了。

    在吞武里周围老实种田的只有不到一半人,而这一半人,也干不好屯垦蓄奴这事。

    到了后来,郑信发现这些人靠不住,于是开始打发那些完全就是来打秋风,没有什么用处的乡党回家。

    这种情况,甚至能在潮州的民间传说中得到印证。

    潮州传说郑信当了国王之后,就有乡党到了暹罗,但郑信不给当官,只送他们几坛子腌菜打发回潮州去。

    这些人一生气,刚上船就把坛子扔进了海里,结果有人留了一两坛,回到潮州后才发现里面装的是金银。

    这虽然有很明显的加工痕迹,但仍然可以反映出一些当时的情况。

    眼看潮州乡党不能拱卫他,郑信又才将注意力转回了原本被他扫到了一边的纳真们。

    而这些纳真,虽然为了利益再次效忠郑信,但不信任的种子已经种下。

    很多人都觉得郑信王只爱他的华人乡党,不爱纳真,心里深藏着对未来某一天又会失去国王宠信的担忧甚至恐惧。

    郑信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他对这些纳真更加宽容,希望能安他们的心。

    同时又企图让暹罗佛教尊他为佛王,企图利用宗教的权威,来拉拢和镇压。

    但一切都晚了,适得其反了。

    过于的宽容,导致了纳真们更加容易互相串联以及对国王敬畏心降低。

    对佛教的过于逼迫,也反而导致了更大的反对。

    暹罗,可是一个神权在某些时候,能跟君权并驾齐驱的国家啊!

    所以后来,悲剧得以轻易发生,先是小规模叛乱,接着近卫军借机闹事反对国王,并控制了郑信。

    最后通从前线带大军返回,假做清君侧,实际上杀了闹事的近卫军又控制了郑信,来了个渔翁得利。

    最后的最后,郑信的侄子率领郑信少数还留在暹罗,已经会玩萨克迪纳制之乡党起兵营救郑信。

    然后被通轻易击败,全部被杀,郑信也因此殒命,吞武里王朝灭亡。

    这个王朝唯一留给华人的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