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兴唐继汉复大明还需要先修仙? (第2/3页)
:
“自然是真的,仙师,人乃天地灵气汇聚而成,而这方天地,就是灵气汇聚之地,蕴藏万千宝物。
别说这青霉素,与之同档次的仙丹,都在等着我们发掘呢。
人言,大隐隐于市,天材地宝也是此道理。
它藏于触手可及之处,却又千变万化深得隐藏之道,只有找到了方法之人才能发现它们。
长生之说虚无缥缈,白日飞升,千百年来并未有人真的实现,但以丹化之术,寻出真正天材地宝造福天下。
就譬如前人发明之火药,现今仙师替我提炼出的奎宁,皆是此等技术应用之体现。
不求长生成仙,而求以丹化、明算从最细微处发现天地大道,拯救苍生万民于病痛之中,同十殿阎罗角力。
我想这才应该是丹道派的未来,”
陶归一被莫子布的宏大描述给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想说莫子布是异想天开,但是这些天他翻阅泰西著作,也曾按照莫子布的试验方法亲自验证,还颇有成果,顿时又觉得或许是真的。
只是受了道门二十几年的熏陶,很难让他相信自己会从一个遗民大王,一个方外之人这,得窥天地至理。
于是,左想右想,陶归一决定岔开话题,并套一套莫子布的底细,于是他故作疑虑的说道:
“我听莫正松说,大王并未去过泰西,且以小道来看,泰西的丹化之学,肯定是不如大王所学精妙的。
是以斗胆想请问,大王丹化之学师承何人,是何等门派,已然得窥大道?”
莫子布自然不会指望几句话就把这小道士说服,且科学研究不是儿戏,真能随便就说服的,也是立场不坚定,性格不坚韧的,往往也做不了枯燥的研究。
是以莫子布把化学描述的如此宏大,实在是存了想引出这小道人身后的门派。
既然儒家现在缺少这种奇淫技巧的动手派,但同样高学历的道门丹道派,可能就是最好的人选。
“师承?”
莫子布故意摆出一副怀念的样子,在后世早就没师承这玩意了,因为教育学进步的太快了,很快就形成了固定的模板。
不过他高中时的化学老师对莫子布很好,没少鼓励和帮助他,也就是他把自己带上了化学这条路。
但化学老师高估了莫大王的学习能力,以至于他大学中拼命拿到学分可以毕业之后,连考研的念头都提不起来,太难了。
学到最后,十年的所学,压根没多少用处,也没多少地方用得着,纯纯成了一块敲门砖。
只不过这么一回忆,已经在莫子布脑海里变得十分模糊的旧日回忆,好似又突然闯进了脑海里。
怎么说呢,莫子布还是很想念穿越前生活的。
毕竟物质和精神的供应已经十分充足了,只是大部分人都缺了一点钱,无法完全去享受而已。
要是,自己能把现在得到的宝物,不说别的,就是这些金银币带回去一些。
那不得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陶归一愕然的看着这位大王,只见他眼中露出了万分缅怀的神色。
而这种下意识的表情,是做不了假的,看来他的师尊,一定对他很重要。
也对,能想出从丹药一途去窥见大道的人,肯定是一位真正的仙师。
两人各想各的,直等到莫子布突然回过神来,他不好意思的自嘲一笑,稳住了自己的神态。
或许对于那些是出意外穿越的同行来说,莫子布相信,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对后世那个发达时代的思念。
毕竟你要说后世相对古时候是天堂,也没什么不对的。
因为就是后世一个普通人喝的一碗用高汤精调出来的例汤,这个时代都只有富贵之家才舍得慢慢去熬。
而且也不能说要喝就喝,最少是得等大半天起步才能实现。
至于其他山珍海味,受限于捕捞、运输等技术,更是此时人很难享受到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不行。
甚至后世的米面,在此时来说,都是没有必要的绝对精碾米和白面,味道更是经过单独培育达到了最佳。
至少到了莫子布这个层级,他现在吃到的大米,都完全没有后世六七块钱一斤的口味好。
更别提还有极度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比如电脑游戏,对很多男人来说,女人绝对没有这玩意好玩,
所以要想习惯,还是很难很难的。
但莫子布也稍微有点不一样,他是经历了病魔从始至终折磨的,后世对他最大的回忆,其实是痛苦,没太多值得留恋的东西。
陶归一把莫子布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看到这位南洋著名的,完全可以自如掌控表情的大王,仍然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缅怀与痛苦的神色。
这使得他,更坚信这位大王背后,一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传承。
“看来是小道多言唐突,我观大王内心涟漪阵阵,似有心魔。
须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回忆亦是如此。既然已经过去,再大的爱恨,也应当放下为好。”
莫子布这时,倒是对这小道士有点刮目相看了,“我不曾与真人言语,真人却能窥见我内心的爱恨?”
“无上太乙救苦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陶归一不回答莫子布的话,反而连唱两声尊号。
他人就站在那里,掐了一个法指,嘴唇都没怎么张,带着浓浓宗教感的声音,立刻就仿佛从人心底升起的一般。
这是道门遇到信徒遇到不幸时吟唱的尊号,意在请求大仁大慈寻声赶赴的太乙天尊拯救信徒。
这些牛鼻子,最会用这种模模糊糊又隐晦的机锋之语,引导面前信徒吐露心中的忧虑或者困惑。
莫子布虽然也不是一般人,但听到这两声尊号,心里忽然就觉得平和了一些,但更有一种向人倾吐的欲望。
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尽量不让自己露出警惕神色的同时,也想好了应对之法。
几息之后,莫子布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种境界,我这俗人是达不到了。”
说着,莫子布转身背对着陶归一,摆了一个十分萧索的背影给他,“天下间的爱恨,莫过于神州陆沉,国破家亡,道统灭绝。
当这些厄运与苦难,加诸于一个过不了心里那一关,不肯失去希望之人身上时,谁能做到胜物而不伤呢?”
这就是莫子布给自己想出来的理由,因为他身上很多来自后世的化学知识,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会以一种空中楼阁般的方式出现的。
不管是解释来源,还是让人相信这个方向并继续研究下去,都需要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由。
而甲申神州陆沉,在惨烈的战乱中导致门派陨落,道统断绝,是不是就很合理起来了?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