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322章 欲与洪武试比高(二合一)

第322章 欲与洪武试比高(二合一)

    第322章 欲与洪武试比高(二合一) (第3/3页)

一直记着安南是朱元璋定的不征之国,如今徒耗钱粮不划算。

    同时,不肯在安南继续砸钱,甚至是不同意继续保持国家对外征战模式,一门心思想要限制皇权、勋臣军权,企图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以三杨为首的儒家士绅,也不断在朱瞻基的耳边只说困难不说好处。

    于是,朱瞻基有了放弃安南的念头,他希望能通过建立一个亲近明朝外藩政权,让明朝从安南抽身,不用每年砸一二百万两的军费。

    结果,明朝在安南的治安战,正打到最胶着的时候,下面的将士还在奋勇杀敌,上面的皇帝却想退,把他们的根给断了。

    这个消息传到安南,直接就让所有人炸锅了,这可去尼玛的吧,你皇帝都不打了,我们这些牛马还跟你混个毛!

    于是,大量人心开始倾向黎利,硬生生把他从一个只有几百千把人的山大王,抬成了南国京汉的希望,再也无法剿灭。

    然而即便如此,黎利之后也还花了十几年时间,在安南杀的人头滚滚,才使得所有人放弃归国,又开始自成一体。

    此后,后黎朝就开始不断继续推行越化政策,从汉时就在交趾通行的交趾汉语,终于在后黎朝变成了只存在于书本知识上的死语言,连安南上层京汉,也开始说越人语了。

    再之后,越南汉文化在阮褔映依靠明香人复国后稍微恢复过一段时间,但汉语完全成了死语言无法改易。

    随后更是整个越南落入了法国人手中,在被殖民的百多年中,安南话又吸纳了大量的法语词汇,连文字都改变了。

    于是,到了后世,越南语这种明明有大量汉语借词,与汉语同属孤立语,采用主谓宾结构,仅仅修饰语前置后置有差别的语言,神奇的变成了所谓的南亚语系,仿佛跟汉语完全没关系一样。

    我莫大王回忆完整个安南从一统到自立,再到在表面几乎完全割裂的过程,手中的毛笔也开始在洁白宣纸上,沙沙写下了长篇大论。

    但凡一个政权,要立稳跟脚,最重要的就是其理论指导,莫子布看到了洪武大帝在这方面的缺陷,自然就要尽力来避免。

    于是莫子布在纸上,重重写下了两个题目。

    其一为《西学东渐-罗马帝崩溃后泰西诸国重建之路》,它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写起,一直到现在欧洲人四处殖民,在军事、经济上已经开始压倒东方的时刻。

    莫子布在书中,列举了老牌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与印度的现状,详细列举了东西方的拉大的差距。

    甚至表示,以英法为代表的泰西诸国,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并创造性提出生产力这个概念。

    莫子布预言东方世界如果不继续奋起,不但会继续陷入现在的黑暗中,未来更可能被继续强大起来的泰西诸国侵略,落到土耳其甚至印度的惨状。

    其二个题目为《两亡天下后的华夷之辩》,这本书上,莫子布从最开始的夏君夷民谈起,再论华夏文华与承载其主体的儒家文化,以及两亡天下之后,该如何革命奋进和看待满清对中国统治的问题。

    莫子布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东方文明的概念,将满清包裹在这个文明概念中,称满清旗人集团为文明中产生的恶疾。

    它有其出现的道理,因为旧的儒家文化已经不能解决天下人的问题走入了歧途,所以必生恶疾,两亡天下就是这个的具象化表现。

    同时捎带着,莫子布把安南的陈艺宗、胡季犛、黎利算成了一脉相承的南国汉人中的恶疾旗人集团。

    莫子布还将儒家,分为了先汉的祖儒,汉唐的雄儒,宋明的阉儒,以及满清治下的犬儒。

    认为先汉祖儒为奠基者,汉唐雄儒为奋进者,是以国富民强,拓地万里,教化四方。

    及至宋明,儒家自我阉割,封闭自守,不敢承担为华夏发展生产力,解释天地大道的责任,反而各个在故纸堆里说罗圈话,只讲心性,袖手空谈,党同伐异,与民争利,是以会两亡天下。

    至于犬儒,那就更好理解了,现今所有在满清治下屈膝的,都不是儒,而是摇尾乞食的狗。

    最后,莫大王提出了‘再兴名教,重整山河,拓土均田,天下大同。’十六字方针。

    放言要改革毒害华夏千年的宋明之阉儒,消灭满清之犬儒,重整旧日山河,拓南洋万里土均给天下穷苦百姓,最后恢复华夏,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天下大同世界。

    可以说,把自己关在会安行宫中十天,完全不理外面事情,苦思冥想出来的十六字方针,未来就会成为莫子布做一切事的理论基础了。

    再兴名教,可以吸引满清治下被排挤的绝大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群。

    南洋均田,可以吸引大量沿海大族来他这下注,也能让最底层苦苦挣扎的百姓看到希望。

    按照莫大王的理论,大陆人多田少,如果能让三分之一的人在南洋获得土地,那么就足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虽然这个理论在知识分子中,是经不起推敲,也基本不能完全实现的。

    但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再小的希望,也比没有希望好,何况这个希望,还不那么小,所以他们一定会向往的。

    有了这两部分人的支持,重整山河,天下大同,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在这次面壁之后,莫子布完成了整个人的蜕变,从原有的军事和西学优势中,他总结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优势和制高点。

    从这一刻起,莫子布不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帝王,而是一个为未来华夏文明发展指出方向的导师。

    你不管他的理论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但只要大方向没错,一步步走下去,就会有无数优秀的人才被吸引过来,所有人一起来完善这个理论,并让它可以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

    而就在郑森于东京城开始不断收揽各种大族人心,并通过在朝廷官位上让利,以换取大族们提供壮丁和粮食的时候。

    莫子布面壁十日,提出改天换地理论的时候。

    黄廷宝带着阮文惠,也早就到达了清化和乂安。

    与郑森在北河大肆挑动舆论不同,作为北河的武德基础清化和乂安的大族,不太吃这一套。

    他们只需要知道,上面的郑主愿意给多少好处,让他们当多大的官就行。

    武文勇说黄廷宝在北河招揽了十万人,到也并不是夸张。

    在如今的清化和乂安,你拉出一百人就能当该队,拉出五百人,就能当该奇,拉出三千人就能直接当掌营。

    只要你有人,粮草、骡马、武器都大把大把的赏赐给你,你立刻就是三府军了。

    在这种疯狂的扩张下,本就属于安南武德高地的清化和乂安开始了大爆兵模式。

    十万人有点夸张,但六到八万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以及十数万丁壮民夫还是有的。

    郑森这是决定和莫子布拼了。

    只是他永远不会明白,这一次,他遇到的我兴唐继汉复山河仁德莫大王,是个什么古往今来从没有出现过的怪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