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超越时代的谋划 (第1/3页)
莫公泽心中一阵狂喜,因为他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要建立一个大尼德兰王国,甚至比利时都可以用来跟英格兰做交易。
所谓四战之地,他倒不是很怕,而是父亲莫子溶和他莫公泽在比利时没多少根基。
这种根基不是你给下面人一点好处就能建立起来,而是从上到下要目标一致,互相把对方看成最可靠的依靠才行。
显然,比利时人和莫氏父子之间,不可能建立这种程度的关系。
但在特兰西瓦尼亚就不同了,虽然匈牙利贵族在莫子溶明确表示要担任比利时亲王之后,第三次推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担任匈牙利国王,也就是推举弗朗茨二世的这一次,大规模反水。
在这次推举中,大量匈牙利贵族抛弃了莫子溶,在莫子溶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就宣布拥护弗朗茨二世为匈牙利国王。
这一行为,导致原本看似汇聚在莫子溶旗下的匈牙利团结势力分崩离析,但并未波及到特兰西瓦尼亚。
反而在此事之后,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加强了对特兰西瓦尼亚的控制。
他们在特兰西瓦尼亚二百六十万人口中,设立了三十个万户,其中二十一个匈牙利人万户,五个罗马尼亚人万户,四个萨克森人万户。
每个万户,设立一个都护,每个都护成立一个五百人的骑兵营,当然,这不是常备军,以匈牙利人的半游牧属性,也不需要常备。
组建完骑兵营之后,还会挑选万户中贵族少年,把他们送到中华去进修,接受中华文化熏陶,毕业后又返回莫子溶、莫公泽父子身边做近卫军官,建立充分良好的君臣关系后,最后再放到骑兵团中担任军官。
同时,这些特兰西瓦尼亚万户骑兵还经常被派到大虞军中参与作战。
比如目前正在进行安西使司衙门进攻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和掠夺里海岸边哈萨克西玉兹部落的战斗中,就有两千多特兰西瓦尼亚万户骑兵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莫氏父子与其他欧洲国家君王不同,他们这是初创公司,又有赛里斯帝国这个父国的支持,父子两也不是什么财迷,因此可以把大量的资源用来建设特兰西瓦尼亚和收买人心上。
所以在这些年,特兰西瓦尼亚开始了大发展,新的城市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境内特产也通过莫氏父子掌握的商船,不断运往大虞,大虞的商品也快速进入特兰西瓦尼亚,极大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形成了上下双赢的局面。
而且可不要以为这个万户制度,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它实际上是非常符合特兰西瓦尼亚现状的。
在目前来说,特兰西瓦尼亚的民族问题,处在一个总爆发的边缘,城市和大型市镇以匈牙利人为主,乡村中居住的贫民、农奴则大部分是罗马尼亚人。
奥地利帝国大力支持的日耳曼移民萨克森人也在大量涌入,并在特兰西瓦尼亚中部和北部开始扎根,又极大激化了本来就不安定的环境。
而莫氏父子,主要是莫公泽以三十个万户将特兰西瓦尼亚人口分开统治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种矛盾。
首先人口只占百分之四十上下的匈牙利人得到了二十一个万户,基本就把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大贵族给安抚住了,下面的匈牙利人也得到了各级官职和相应的爵位,算是比较满意。
罗马尼亚人得到了五个万户,也基本把里面最出挑的贵族给提拔起来安抚住了,至于下面的人,他们原本实际上处在贫民和农奴之间,现在能有五个万户,个个都觉得未来还是有希望,也比较满意。
至于四个萨克森万户,莫公泽本来就拥有哈布斯堡家族血统,莫子溶就任特兰西瓦尼亚大公,还是这些萨克森人最拥戴的特蕾莎女王安排的。
因此这些萨克森人不但支持莫氏父子,还是以近卫万户自诩的。
而在建立三十个万户之后,莫公泽以三十个万户的都护、副都护,军中代表,科技和文化界名流共八十七人,成立了上议院,也就是贵族议院。
以各千户即社会中间阶层人员三百五十八人组成了下议院,充分展示了他放权与明主的心胸。
缝合,都给我缝合。
这种看似落后的万户制度,加上欧洲最流行的议会制度,竟然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完美契合了特兰西瓦尼亚上层已经开始接触到大革命启蒙思想,下层还处于中世纪农奴制的奇葩现状。
而经过这一系列整合,特兰西瓦尼亚算是被牢牢掌握了,哪怕弗朗茨二世几次试图通过全体匈牙利人决议来拉拢特兰西瓦尼亚的贵族,都没有成功。
因此对于莫公泽来说,比利时是个看着光鲜亮丽,但他随时准备卖出一个好价钱的地盘,唯有整合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