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什么,拿破仑要当我女婿? (第2/3页)
若阿尚.缪拉所言,就是目前以拿破仑为主的法兰西陆军高层,共同认同的战略。
即海军维持住地中海的存在,等待陆军拿下英属印度后,一方面法兰西财政暴涨海军开始下饺子,另一方面英格兰王国财政枯竭,维持不住现在的海军规模,跌落到西班牙的水平。
到了那个时候,英格兰王国就完蛋了。
至于后面拿破仑几次试图跨海远征不列颠岛,只是在这个战略失败后的无奈选择。
“司令,夺取英属印度并不难,英格兰人在印度没有特别强大的军队,但是我们必须要取得塞力斯帝国皇帝的支持,不然我们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富裕的法属印度的。”
说话的是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他是拿破仑最依赖的参谋长,历史上也是现代参谋制度的奠基人。
其母亲曾是波旁王朝的宫廷女官,还照顾过幼年的安茹公爵,也就是路易十六的弟弟,未来的路易十八。
对于参谋工作的擅长,以及出身在与王室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使得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在眼界与看问题上,都比拿破仑身边出身于中层的军将们高一些,也比拿破仑要高一些。
“赛里斯帝国的陆军是仿照我们建立起来的,富贵王大皇帝也是依靠我们法兰西军人起家的。
因此我们知道塞里斯陆军的本事,除了人数众多以外,战斗力是不如我们的。
只要我们能击败他们几次,赛里斯大皇帝就会主动与我们谈判,然后我们再他给些好处,他就会默认这种情况的。”
路易.达武显得非常自信,这就不得不提到此时欧洲人对于中华帝国的刻板印象了。
由于莫子布的起家充满了欧洲色彩,他的富贵大帝这个外号,就是这段时间通晓整个欧洲的。
因为那时候欧洲人人都知道,有个东方帝王会给真正有本事的军人丰厚待遇甚至爵位,去了东方就能变得既富且贵,因此吸引了大量欧洲军事人才前方东方效忠。
若说是欧洲人,特别是法兰西人帮助莫子布建立了陆海军,肯定是有一些夸张的,但他们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海军的弗拉戈赛中将和苏弗朗上将,这两人前后任职实际上的海军大臣超过二十年,可以算是大虞海军的奠基人之二。
另外从奥地利去的总参谋长莫里茨.克鲁格男爵与瑞恩斯坦,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这种赛里斯军队师从欧洲的刻板印象,加上大虞的安西征讨战一打就是十几二十年,更让欧洲军人觉得赛里斯陆军的战斗力不算高。
因为在拿破仑等人眼中,平定一些农夫的叛乱,击败并控制几个百万人口,还处于中世纪的国家,根本用不了那么久。
两三万人两三年就可以把战斗解决,哪用得着几十万人打二十年。
只是这些被东方的距离迷雾遮住眼睛的人压根不会想到,大虞的安西征讨战不是什么征服战,而是车轮放倒,连宗教带人种一起连根拔起的换种之战。
当然,也还有沙皇罗斯帝国宣传的,他们仅用少量近卫军就挡住了至少十五万赛里斯陆军,拿回了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金汤城)的战斗为注脚。
基于这种深厚的,大虞陆海军战斗力一般,陆军战斗力可能也就比奥斯曼土耳其强一些的刻板印象,欧洲陆军,特别是法兰西陆军在面对大虞的时候,相当自信。
“我认为,我们还是不能把赛里斯陆军放在仅仅比奥斯曼帝国新军高一点点的层面上,至少我们刚得知的爱尔兰之战中比利时陆军表现,就远超我们的认为。”
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由于家庭的关系,他还曾受到过路易十六女儿夏洛特公主的招揽,因此还是知道一些大虞陆军的现状。
“督政府派去爱尔兰的军队太弱了,人数也太少了,他们甚至都没资格进入我们这支远征军,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路易.达武还是不以为然。
其他人也附和了起来,人嘛,都总是有虚荣心的,把赛里斯陆军看成是法兰西陆军的徒弟,也是相当能满足他们高高在上幻想的。
倒是拿破仑,思考了一会后,打断了房间里军官们的洋洋自得。
“在没有经历过战斗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贸然确定一支军队的实力,特别是一一个大帝国的陆军。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腐朽了几十年,而赛里斯帝国却是刚刚恢复独立,正在不断壮大,我想用奥斯曼陆军来类比赛里斯陆军,是不正确的。”
拿破仑虽然在外交和战略上算是他小小的弱项,且为人还是有些盲目自大,但进入军事领域,这些毛病立刻就小了很多。
他否定了路易.达武的盲目乐观,转而对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问道:
“路易,在我们之中,你对于赛里斯是最了解的,你说说看,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得到赛里斯帝国的支持,至少是让富贵君主赛里斯大皇帝不干涉我们在印度的行动。”
拿破仑之所以建议发动远征埃及的战争,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埃及到叙利亚这片地中海东岸与南岸最富裕的土地上,建立一个从属于法兰西的傀儡政权。
而后以此为基础在内志、外志以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建立一堆听从法兰西号令的附属国,如果可以的话,还会再波斯高原扶持一个联邦式国家。
这样,法兰西就可以控制这片广袤的土地,达到不太依靠海军,就能联通印度,把英格兰的印度,变成法兰西的印度之目的。
而且,这也不是天方夜谭,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统治这片土地几百年了,他们的信仰也相同,奥斯曼苏丹还是天方教世界的哈里发。
但实际上,泛阿拉伯人、伊朗人等,一直在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跟满清治下的汉人与满清的关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都是东北地区的野蛮民族入关,统治大片核心区域,同时在政治、宗教和经济上歧视、压迫本地民族。
所以,到了埃及之后,拿破仑和法军实际上是以解放者的态度自居的。
他们甚至还帮埃及人兴建了更具有埃及风格的天方寺,帮助埃及发展经济,废除奥斯曼土耳其的苛捐杂税等等方式来拉拢人心。
虽然埃及人仍然有些不领情,从宗教上也不把基督教徒当做解放者,但拿破仑的思路是没变的。
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