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什么沙俄关天培 (第2/3页)
粮食和牲畜数目。
而要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上筹集到这个数目的物资,只有用刀枪去征集这一个选项。
1812年7月初。
法军攻陷夏藩位于南喀尔巴阡山脉中的特尔马丘要塞。
坚守要塞的夏藩中卫一千一百名官兵战死了七百多人,其余在他们的掩护下,方才能够撤离。
但这些官兵的牺牲是值得的。
他们用这个仅能容纳两千人的要塞,足足抵挡了五万法军七个月的轮番攻击,为莫公泽在多瑙河下游进一步部署抵抗,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
而拿下了特尔马丘要塞,就表示着拿破仑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平整山间道路,就能从这里径直南下进入后世罗马尼亚腹地了。
7月10日,拿破仑在锡比乌废墟上正式分兵,苏尔特率军三万留守特兰西瓦尼亚执行清剿任务。
缪拉率领两千胸甲骑兵,六千轻骑兵,一万五千龙骑兵,共计两万三千骑兵前往贝尔格莱德支援路易.达武。
拿破仑则率领法军主力十二万人,加上辅兵和民夫共计二十二万,自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南下进攻布加勒斯特。
7月25,缪拉的两万三千骑兵赶到贝尔格莱德郊外,瞬间就把局势给盘活了。
本来路易.达武由于缺少骑兵,被李兴泰骚扰的够呛,两个月的时间再次损失了四千多人,堑壕也没掘进多少。
更严重的是,他的后勤补给路线屡次被骚扰,每到一吨物资,就至少有接近一吨物资被李兴泰焚毁。
如果缪拉再不赶到,最多半年,路易.达武就要考虑撤兵的事了。
贝尔格莱德以南,西摩拉瓦河畔,李兴泰捏着锦衣卫发来的情报,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若阿尚.缪拉是一个非常善于指挥骑兵作战的元帅,本人也是非常优秀的骠骑兵。
他带来的两万三千骑兵中,有一支法兰西近卫骑兵独立旅,约有四千骑,主帅是号称骠骑兵之王的拉萨尔的副手,骑兵中将马鲁拉兹。
这个近卫骑兵独立旅可不是拿破仑后来扩建的一堆带有近卫番号的部队,而是拿破仑起家的老部队。
虽然他们距离拿破仑最宝贵的老近卫六千人和青年近卫军六千五百人还有一点差距,但也就只在这些部队之下了,属于法兰西帝国的顶级精锐。
李兴泰知道自己不能硬碰硬,毕竟他只有四千骑兵,对面这下可以轻松拿出来超过三万骑兵。
万一有所失误被他们逮住,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为此,李兴泰只能放弃继续骚扰法军攻城的部队,压力给到贝尔格莱德守军,考验刘国庆的时候到了。
刘国庆能不能在十几万法军的全力进攻下,至少坚守四个月,把战争再次拖入冬季,就成了此战成败的关键。
而就在这个七月,更大规模的会战在察里津(斯大林格勒)展开了。
由于大虞无法包围整个察里津,库图佐夫根据此制定了一整套防御方案。
此时俄军在察里津周围已经汇聚了差不多三十五万人,库图佐夫于是把一贯用来殿后和防守的巴拉格季昂亲王派进了察里津主城坚守。
他本人则带着大量骑兵在外机动。
另一位上将米哈伊尔.巴克莱则作为预备队,每当察里津中军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巴克莱上将立刻挑选休息好的精兵入城替换。
这种围城又围不死的仗,是最难打的,因为敌军的防守压力,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比彻底被围死,也就是贝尔格莱德这种死守,小了很多。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中路军指挥,车骑将军莫公棱想了很多办法。
最开始他想要用蒸汽炮艇把察里津主城围死,因为察里津的主城,是建在河中岛上的。
但很快发现不行,因为察里津主城的城防炮以及两岸棱堡中的岸防炮口径比蒸汽船的小炮大得多,大虞的蒸汽机船非常容易遭到他们的炮击,根本不敢随意航行。
随后莫公棱又开始强渡伏尔加河,企图上岛攻城,但收效仍然不明显。
俄军在巴拉格季昂这个特别擅守的将领指挥下,采取灌水的方式把城外壕沟都填平了。
到了七月底,整个察里津主城城墙外一片汪洋,每隔十几米就是水深快一米的水沟,火炮根本运不上来。
而进攻的军队不但要面临俄军城防炮的轰击,还要面对四处水泽的骚扰,扎营的地方都不好找。
尝试各种办法后,莫公棱冥思苦想下,还是决定用笨办法。
那就是利用蒸汽挖掘机的掘进能力,把伏尔加河两岸的俄军棱堡全部攻陷,然后沿河架设炮台。
大虞的火炮数量是俄军的四倍,如果能沿河设立炮台,就一定能封锁河面,让俄军的内河战船无法靠近,这样大虞的蒸汽机船就能逆水而上的更远,封锁察里津主城。
再之后,从黑海舰队的秦忠贞号和瞿忠穆号上卸几门九寸(11英寸-168磅)巨炮来,察里津主城再是坚固,也无法抗住这样巨炮的猛轰。
库图佐夫当然能看出来莫公棱的打算,但他其实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困。
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费尽心血修建的十四座棱堡能坚守到大虞征俄军精疲力尽的时候。
同时,库图佐夫发挥俄军哥萨克骑兵多的特点,不但利用骑兵四处袭扰,甚至一度有哥萨克骑兵跑到西海城(阿斯特拉罕)周围去大肆破坏。
这给征俄军的后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莫公泽赶紧将自己的骑兵也都放了出去。
从七月初开始,双方骑兵在从西海城到察里津的四百公里路上,爆发了上千次几十、几百乃至上千骑,人数少但烈度高的小规模战斗。
到了9月初,因为冬季即将来临,大虞希望能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伏尔加河两岸所有棱堡,库图佐夫希望能耗到冬天让莫公棱功亏一篑。
双方的骑兵因此爆发了更大的规模的冲突。
9月11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