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谁敢跟我比惨 (第2/3页)
识英雄重英雄。
所以收到报告,身在察里津的大佬森立即下令,按照大虞公爵的礼仪为巴拉格季昂亲王举行葬礼。
还专门从军火库的俄军俘虏中挑选两百人,让他们带着巴拉格季昂亲王的棺椁回圣彼得堡。
同时,巴拉格季昂亲王的战死,也极大震撼了罗斯帝国上下。
很多意志并不坚定的人开始畏惧与大虞交战,一些本来就对跟大虞争锋持反对意见的人,更加反对这场战争。
与此同时,大佬森让俄军俘虏带着亲王棺椁一路前行这个举动,简直就是一个宣传片。
抵抗者感同身受,反对者兴风作浪,胆小者暗暗心惊。
而拿下察里津之后,前进就变得异常轻松。
8月,大虞征俄军攻克位于察里津上游三百公里处的萨拉托夫。
9月中旬,大军抵达距离萨拉托夫四百五十公里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随后攻陷此城。
但走到这,莫公棱停下了脚步,开始在乌里扬诺夫斯克构筑防线,加固城池,扩建港口,准备把这里打造成为后勤基地。
这不单是因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及以北的地区雨季是在秋冬季,道路一片泥泞,实在不利行军,也不单因为最多一个月这里的气温就要降低到零下。
最主要的原因,是征俄军的后勤快要爆炸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距离西海城(阿斯特拉罕)已经有一千一百五十公里,哪怕用蒸汽机船补给,也需要再沿途设立三个加煤点。
且如此远的距离,加上需要逆水,蒸汽机船的补给效果大大降低,每日平均运力不过一百来吨。
这对于每天光粮食就需要上百吨的十几万大军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稍不注意就要有人饿肚子。
所以目前必须要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停留,改善运力,争取尽快囤积足够的过冬物资。
“从这里继续北上,就是鞑靼人的都城喀山了。
不过他们虽然被称为鞑靼人,但实际上不是蒙古鞑靼部,而是保加尔人,与黑海西岸那些给奥斯曼人当奴隶的保加尔人是同族。”
修建补给基地的间隙,枢密使长乐侯宋浚的儿子,左羽林卫指挥使宋闻天,正在给莫公棱汇报情况。
乌里扬诺夫斯克以北就是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后世这段伏尔加河上存在了一个巨大的水库,古比雪夫水库,这是为伏尔加河水电站准备的。
不过古比雪夫水库要到1950年左右才完成,此时自然没有。
但这里既然能修水电站,就证明周围的水路是不太好走的,征俄军必须要完成水文数据的收集,才能继续北上。
“既然号称鞑靼,就算跟蒙古没关系,但跟漠南、漠北的草原,总是有些关系的,他们是匈奴的遗族,还是突厥的遗族?”听到宋闻天这么说,莫公棱笑呵呵的问道。
“据南京官办太学的孔教授说,这些被称为鞑靼人的保加尔人上层,应该是跟匈奴有关系,或者说,他们应该是白匈奴嚈哒人的遗族。”
“不是南匈奴,也不是北匈奴,那跟咱们的关系就不大了,估计争取过来很是困难,那抢他们点三瓜两枣应该就没那么困难了吧。”
宋闻天表面赞同的点点头,心里却在吐槽。
莫公棱也就是说的好听,但保管就算真是南匈奴和北匈奴遗族在这,大军一样会抢劫他们。
一切的一切,还是因为后勤压力太大了。
十几万军队呢,现在的情况是必须要在只够运粮的运力上拨出一部分运军火,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小。
且除了粮食的压力,把乌里扬诺夫斯克打造为第二个后勤基地也是需要大量劳力的。
而军队要作战,总当牛马使唤可不好,会降低作战意志和士气的,这就需要大量本地苦力。
不过,宋闻天有点疑惑,因为中路军中可以胜任四处劫掠任务的骑兵不多,这些是需要漠南漠北漠西各部蒙古,以及哈萨克轻骑兵来完成的。
术业有专攻嘛,草原上如何精准抢劫,汉人确实不擅长。
莫公棱看到宋闻天疑惑的眼神,哈哈大笑了起来,“北路军已经攻克奥伦堡,基本全歼罗刹人的守军,正在赶来与我们汇合的路上,应该就是这几天到。”
宋闻天一听也高兴了起来,这可是个好消息,北路军陈金川部有大量这种草原骑兵,劫掠物资,掳掠人口这种事,就是要他们来干才好。
没过几天,第二代定国公,北路军主帅陈金川,果然率领三万骑兵赶到。
这奥伦堡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基本在一个纬度,相隔也就四百多公里,骑兵不用十天就能赶到。
北路军拿下了奥伦堡,不但可以与中路军会师,还可以为中路军提供一条保障。
在极端情况下,大军可以走陆路撤往奥伦堡,然后从乌拉尔河顺水而下,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