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91章 大碌

第491章 大碌

    第491章 大碌 (第1/3页)

    “陈仕龙今年贺岁档那部《奇迹》票房勉强突破三千万,加上全部海外票仓,我们初步预估他实收约有一亿二千万港币。但就算这样,佳禾在这部戏上仍旧要蚀本两千多万。”

    九一娱乐的会议室里,发行部主管正在向施楠生汇报最新的市场动向:“不过陈仕龙的电影在发行渠道上依然强势,不能只从票房单独分析账面。加上北美地区的家庭录像带和光碟销售,《奇迹》还是能补回制作亏损,将来其他地区的版权分成依旧有利可图。”

    施楠生淡淡嗯了一声,低头翻看手中的报表,说:“翟先生的意思是,本土电影出现良性竞争是好事来的。无论是陈仕龙,亦或者将来其他华人影星能够突围而出,归根到底,代表的都是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崛起。”

    当一间公司的声势达到一定高度,眼界与格局自然也随之拉阔。

    上一个有这种良性竞争想法的是邹汶怀,在佳禾接连称霸本土市场以后,眼光已经不再局限于港台,开始让旗下卫星公司冲击好莱坞市场,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施楠生抬起头来,望向会议室里几位主管,接着说:“明年又是一个10年,1990嘛。九一娱乐接下来的重心,还是要持续放在荷里活这个娱乐帝国上面。从新宝院线联盟这些年的西片走势来看,趋势其实很清晰。荷里活电影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大型制片厂与迷你制片厂之间你来我往,影片讨论涉及的话题也越来越广。但基本上,真正能打开本土市场的,依旧是计算机特效发展中的爆米花电影。”

    几位主管接连点头应声,在记录本上写写画画。

    “在本土的特效大片这个问题上面,我和翟先生的意见差不多,即是香江的电影人才还是不够,即便在技术上能靠钱堆起来,选题、创新以及讲故事的层面,依旧很难追上西片,这个是眼界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亦可以算是经济文化的差距。”

    施楠生继续说道:“所以要发展创新,除了春秋演艺学院这座将来的人才储备学府,电影协会的青年创作者们同样要做出改变。李sir,稍后散会麻烦你去联系协会的几位会长,告诉他们明年协会电影拍摄基金的新制度。”

    被称呼作李sir的宣传主管点一点头:“好,楠姐。”

    施楠生沉吟道:“九一娱乐明年计划拿出1500万打底的拍摄基金,至少扶持十部新人作品,但是跟风之作就不用想了,包括现在跟风《笑傲江湖》的片子,协会不可能拿钱出来,九一娱乐也不会投资。翟先生不指望本土电影人去抗衡荷里活大片,但总要先把自己的土壤种好,否则就是拍不完的警匪卧底和武打动作,协会肯给年轻人机会不意味着纵容敷衍,女性视角、社会转型、移民、青春、老去、工人阶层,甚至是城市孤独,我们是希望本土电影人做更多的类型探索……”

    ……

    趁着《笑傲江湖》的大卖,施楠生顺势开了个内部会议。

    等到会议散场,管家婆走出门,发现翟总的办公室居然开着门。

    难得!

    施楠生脚步一顿,调头走进办公室跟翟远打声招呼。

    “翟先生今日得闲来公司?”

    “路过上来看看。”

    翟远靠在椅子上,眉宇间夹杂着倦容,打个哈欠说:“顺便让利秘书帮我整理几份二刺螈和好声音的材料送过来,过两日去内地出差,闲下来规划一下。”

    “出差还记挂着工作。”施楠生好奇看了他一眼:“不像是翟先生你的作风呀。”

    翟远又打了个长长哈欠,说:“等钱使嘛,中港通讯加上今次去鹏城建厂,同埋我入股的团圆食品公司,就算每个月出一部《笑傲江湖》这种级数的爆款电影,依旧是杯水车薪。只好抽空把好声音和二刺螈的质量提起来,做一做集团股价,让股民帮我筹集些资金。”

    如今的九一文娱集团,翟远依旧单人持股70%,集团股价整体呈上扬趋势,但也很长时间没有过大幅增长。

    实际上,中港通讯有三星合作的利益交换,又有港督卫sir力撑,还不至于掏空家底。

    真正让翟远有‘缺钱危机’的是‘881计划’,如果将来想兜底这盘生意,说不得要减持一部分文娱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