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503章 震惊王储伉俪的未来科技

第503章 震惊王储伉俪的未来科技

    第503章 震惊王储伉俪的未来科技 (第1/3页)

    “今天5号,王子和王妃7号抵达香江。”

    接到卫亦信的电话后,

    翟远前一秒还在二刺螈悠哉哉欣赏周彗敏的舞姿,下一秒已经闪现到了新界。

    新界北,一处山岭下。

    几台挖掘机隆隆作响,工人们拿着测距仪与地图图纸反复确认方位,一条条白石灰标记线横贯交错,从半空望去宛如一副尚未完工的电路板。

    翟远与何子朗踩在荒地小路上,机器轰鸣中,交流不自觉放大声音。

    “卫亦信通知的太迟,王储两公婆最多在香江逗留五日时间,也就是说,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足一个礼拜。”

    翟远扯着嗓子喊了几句,竖起根手指冲何子朗晃了晃。

    “挑!一个礼拜够做咩呀?”何子朗指了指山顶架起的一座信号塔,吼道:“钢骨才刚刚搭建起来,铺设电缆都不止七日啦!”

    “那就造假千(骗)他老母的咩咩王子啦!”翟远捂着耳朵吼的更大声:“难道怕他诛九族咩!”

    “好!但我不懂技术呀!”何子朗笑着回应一声,冲着不远处监工的技术骨干喊道:“KimKwan!赵院长!过来开会啦!”

    十分钟后,

    翟远、何子朗、南韩三星的KimKwan金关权,内地邮电科学院的赵子森,以及团队人马纷纷聚集在下湾村村代表的办公室里。

    南韩三星的金关权不必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赵子森,黄埔出身,刚刚从江城邮电科学院研究部门履新,现任江城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

    自从陶宗颐跑去东洋神山半导体以后,中港通讯便缺一个自家的技术骨干把关,

    托人去科学院打听了一圈,恰逢这位赵院士要率团出国考察,那就干脆请人来中港通讯坐镇,毕竟香江、南韩的通讯技术人才,眼下全都聚集在了这里。

    办公室里,何子朗迅速将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访港的消息通知给各位。

    赵院士不解道:“王储访港,港府接待团安排就好,咱们通讯建设这摊子,有必要让他们过来参观吗?”

    “人情世故这方面还是要做滴~”

    翟远托起长音,端起村长专用保温杯抿了口枸杞茶:“这次不单止看工地,最紧要是让王储看到未来嘛,香江是旧社会制度,七十年代才废除大清律,你别看个个把口都在讲自由,其实无论官还是民,仍然在搞长幼尊卑那一套,如果连王室都觉得中港通讯是个好项目,以后工程推进起来就能避免很多麻烦啦~”

    赵院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一旁的金关权需要翻译沟通,听罢整件事后,轻皱眉头说:“不必说七日时间,就算七个月也不可能完成通信网架,除了施工建设,目前我们能向王储演示的部分功能,本土的电话公司同样可以做到,似乎展现不出来优势。”

    何子朗:“春秋学院和港中大之间的专线已经铺设起来,能不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赵院士:“数据传输很难具象化,我们都知道这是好东西,但具体演示起来该怎么做?”

    金关权:“学校电脑里有sendmail、uucp mail这两套邮件系统,演示实时邮件交换呢?”

    几人陷入讨论声中。

    翟远没掺和,自顾自翻了翻桌上一堆有关通讯的文件材料。

    短期来看,中港通讯目前涵盖的业务,也是将来首先考虑落地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寻呼服务、无线传真以及互联网数据交互几个方面。

    如果长远来看,将来的银行传输、燃气电力、股票交易、新闻电文、警队通讯全都要用到通讯专线……不过这就不是短时间可以搞定的了。

    在往这个方向发展靠拢的前提之下,最先商用的仍是电话通信与互联网两项业务。

    通信方面,如今全球光纤通信已进入实用化+升级的阶段,中港通讯紧跟美利坚的脚步,正在部署最新的G.654单模光纤,信号塔与海底光缆双备份,速率快、低损耗。

    同期,大东电报局旗下的香江电讯公司,沿用的仍是1982年的一套G.652单模光纤,以旧式铜缆为主,光纤骨干非常有限,受限于Cable、Wireless等外资,技术更新缓慢,要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得将在香江铺设的铜缆全部换成光纤骨干,大东显然没这个魄力。

    简单点讲,中港通讯落地以后,G.654的100Mb/s最大比特率,较之香江电讯公司,语音通话更清晰,掉线率更低,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