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为民请命 (第1/3页)
“唐明治先生,你身为律政司司长,据本局了解,最近些年始终致力于推动人权法案,专注于推进香江的现代法治。”
昨晚第一次结识过新界的几位乡绅朋友以后,
第二天一早,翟远便以新晋立法局议员的身份,将一封动议质询的问责草案发给律政司,要求律政司司长出席听证会。
唐明治在收到立法局发来代议政制的草案后,两条眉毛都快拧成麻绳。
坏了,冲着我来的。
编制上,立法局类似议会内阁制度。
虽受限于港督,但在程序上又可以对港督及其他港府官员进行问责。
传召律政司官员到立法局接受质询,通常需要半数以上议员支持,今次翟远发给律政司的问责草案,立法局57个议席,通过支持率却达到了29个议员之多,足够让唐明治出席。
这29个议员里,翟议员的朋友们,还有市政局的杜叶锡恩,东华三院的何世柱,就已经占了15个席位。
余下的议员几乎全部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支持传召唐明治到场。
无论提案是什么,通过与否,翟远这个政坛新星一上台就敢将炮口对准律政司司长,对立法会来说亦是一次士气的提振。
下午阳光斜斜洒进来,
映照的立法局大厅中央一张马蹄形长桌泛起光彩。
议员、记者、乡绅和法律顾问坐满席位。
翟远作为今次的听证会发起人,坐在议席上,一边翻阅着身边何子朗与沈威递给自己的文件,一边语气平稳道:“讲人权当然没问题,自从1976年开始,无论经济、社会或者文化各个方面,香江的公民权利便向国际公约靠拢,同时联合声明亦保证,这些法案在1997年依旧生效。”
翟远说到这里,顿了顿,抬头看一眼坐在主席台上的律政司司长,露出个笑容。
他说:“所以今日我谨代表立法局,请唐明治先生回答本局,今时今日,新界是否属于香江?”
唐明治面带微笑,拨了下面前的麦克风:“是,议员先生。”
“第二个问题。”
唐明治话音刚落,翟远即刻再次开口:“在1985年起草的基本\法案里,第40条规定,新界原住民的合法权益即便在97之后,无论丁权、投票权或者继承权,都将继续受到保护。”
“身为新界下湾村的原住民,我本人其实很支持这项条例,就算什么也不做,十八岁以后也会拿到一块地皮嘛。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在清朝灭亡之后几十年时间里,港岛、九龙一早就废除大清律,遵循律政司推崇的人权法治精神,单单新界却仍沿用封建皇朝的继承旧制?”
“所以本局想请唐明治先生正面回答,港府向内地提交这份法案,本质上是否是在收买新界乡村的保守势力,已达到维持自己殖民稳定的局面,并在97之后,远程操纵本土乡绅,灌输塑造港府殖民的美好回忆?”
这番话讲完,立法局里静了片刻。
记者们面面相觑,齐齐望向今次陪同翟远前来的六位新界乡绅,亦是新界乡事委员会主席。
这是什么情况?
《新界条例》的丁权制度,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都对这几位新界乡绅百害而无一利。
大家也知道这的确是港府为稳定局面,一直以来给新界地区的优待。
如今被翟远当庭戳破,怎么这几位乡绅丝毫未见不悦,反而好整以暇抱起肩膀,一副看戏模样?
至于在场的其他议员更是摆出嗑瓜子吃瓜的架势,
这位翟议员别看年纪轻轻,问的问题可足够尖锐,而且胆量足够大,今次这个听证会传播出去,一定能大大提高立法局的声势,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嘛!
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唐明治这位律政司司长。
“立法局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反映了香江的历史复杂性与社会张力。”
唐明治毕竟身经百战,只犹豫了两秒,脸上的笑容都未变过,便再次答道:“议员先生,关于新界为何继承清律传统,这是源于1898年英方接收新界时与原居民所签订的协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