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年快乐 (第2/3页)
石磊撇嘴,“那当然要,这种项目,你还指望做成临江的不成?”
“那肯定没有。”
“说起来,有件事我很在意。”石磊突然降低声音,显得神秘兮兮。
“怎么?”
“你还记得吗?李颜之前追着要我们出面帮忙买光刻机的时候,都说了什么理由?”
黄国晖保持沉默。
石磊声音压得更低,“蛟龙手机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然后老美会因此搞制裁,他要趁这些事情发生之前,赶紧买到光刻机。”
黄国晖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
“你这什么表情,你说真心话,当时你听这些说法,怎么想?”
“我跟你说过的,上面重视李颜的原因。”
“气运?”
黄国晖点头。
石磊又是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快速说了句:“我觉得这都不是什么气运不气运的问题。”
黄国晖没有接话茬。
一旦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某种神秘力量,纳入玄学范畴比较心安。
对此两人心照不宣。
光刻机跟流水线智造两大项目到了落地阶段,李颜能起绝对影响的事情就少了。
但他妈的,他要干的活却多了。
本来他还以为后续工作可以交给部长们跟进,自己抽空好好感受如今的半超人水平,顺带着装逼装到各个角落去。
例如找个国家健将级甚至是国家队主力级别的运动员,比一比。
体育是最容易判断系统水平的领域了。
结果发现,知道到底“怎么做”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怎么提意见的,也还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何回答别人疑问的,依旧只有他自己……
孙淼他们不是不努力,是他妈根本跟不上。
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处理完一些不算问题的问题之后,把真正的问题收集好,转一手问李颜。
再转一手把李颜的意见传达给其他单位。
这么做有多傻逼多没效率,工作过的朋友应该都懂。
但工作场大家可以为了规避责任为了赚钱容忍这种傻逼行为,李颜不行啊!
与其这么问,不如直接对接算了。
他甚至在办公室放了三台电脑,出现过同时参加四个线上会议的情况。
被未来科技公司内部戏称“舌战群儒”。
要说忙吧,其实也不忙。
别人问他的问题,噼里啪啦的,他基本上都能秒答。
后来变成了抢答。
你开口我就知道你想问什么,你自己说不清楚的东西我直接帮你总结归纳。
甚至在过年前还发展成了“预测”,李颜直接把“可能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了程序包——不是文档而是直接带参考答案的程序包,甩给了各个配合单位。
把工程院的大佬们震撼得不轻。
显然,这种应对对李颜来说不算难,很多人担心的“沟通成本”也基本不存在。
因为连问题都说不清楚的,李颜就直接糊一套标准答案过去让他们自己找了。
但不忙不代表不麻烦,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涨,所以问题多得惊人。
1+1=2确实很好答,但是隔几分钟就问一个必须回答的个位数加减法,你也得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回答啊。
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大家热情再高涨也不好意思这么打扰李颜。
李大老板以为自己可以享受一下生活了。
结果登门拜访的客人再一次挤满了他的时间。
以他的性格,如果真想休息,闭门谢客就是了。
但今年来的客人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太熟,二是级别高。
这种客人笑呵呵地拎着礼物拜年,说啥也不能拒之门外啊。
自从搬来了新北,李春陈凤玲也接待过不少客人,原本见个区局局长都紧张的李春,现在看到任江峰上门都会忘记拿拖鞋给客人穿。
饶是如此,春节也把他俩整得有点紧张。
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出奇地多,一波又一波。
报菜名不必了,就说最莫名其妙的一个:国家羽毛球队老大带着几位明星球员上门。
这他妈算个什么意思?
他们的登门理由非常简单——“听说你也喜欢打羽毛球。”
送的礼物自然就是这项运动的顶级装备了——虽然以李颜目前的财力,买它一百套也是眼睛都不带眨的。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进屋喝了茶,跟李颜互换了联系方式,闲聊几句就走了。
饭都没吃。
大概也是知道在过年这批客人里,他们算比较边缘的吧。
李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