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处理武氏 (第2/3页)
这里,他的脸上也露出笑容:“有生之年,如果能完成这部唐律,臣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修律,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周律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可能每一句话,都要字斟句酌。
李云哑然一笑:“你做了我这刑部尚书,还不能够名垂青史?”
“那不一样。”
费宣笑着说道:“新朝刑部尚书会有许多个,修成新律的,便只有臣这一个。”
说着,他低头拱手,起身告辞。
李云起身,送了他两步,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在今天这场对话之前,他还真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处,不过费宣这么一分析,他还真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思索了许久之后,他喊来下人,让人把礼部尚书陶文渊请了过来。
这位陶尚书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他对着李云欠身行礼,很是恭敬。
“王上召臣下来,有何吩咐?”
“跟你商量商量办学的事情。”
李云看着他,问道:“我打算由礼部牵头,在地方上兴办学塾,由礼部派人,监督地方学塾,陶先生觉得如何?”
“这当然没有问题。”
陶文渊看着李云,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但是得花钱,花许多许多钱。”
李云皱眉,开口说道:“这样罢,你们礼部花几个月时间,大概估算一下,按照每个县办十个学塾,公聘五十个先生,约莫两千学生来算,大概需要多少钱。”
“然后报到我这里来。”
陶文渊低头应了声是,然后开口说道:“上位,这个事,恐怕要户部跟礼部一起去办。”
“行。”
李云很痛快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你们去办就是。”
陶尚书想了想,继续说道:“而且,这个事情,几年之内肯定办不成,户部缺钱得很,上位这几年又要用兵。”
“能不能办成,要先算出来再说。”
李云揉了揉眉心,有些苦恼。
他也知道不太好办,但是事情总要有个开头。
实在不行,五年,十年之后再去办。
反正,他时间还是多的。
陶文渊这才躬身行礼:“臣明白了,臣一定办好这个差事。”
李云又交代了几句关于明年新朝第一次科考的事情,叮嘱他一定办好,同时让他着手去,与农事院接触。
农事院现在挂靠在户部名下,往后估计要户部跟礼部共同领导了。
陶文渊一一点头应是。
两个人一起聊到天黑,陶文渊才告辞离开。
天色黑下来之后,李云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看着书桌上堆积的文书,心中思绪万千。
他现在,已经是新王朝的肇始之人。
理论上来说,他的一切政令,都可以畅通无阻的推行下去,他想要把这个新时代改造成什么样,这个新时代就会变成什么样。
但是真着手去做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