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三司使 (第2/3页)
赵成低头道:“臣不会忘。”
说罢,他低头告退。
杜谦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目送着赵成远去,然后对着李云笑道:“赵尚书行事风格,一点也不像是个武官,我们文官之中的一些粗犷性子,也不如他守礼。”
“毕竟是将门子弟,读过书的。”
李云夸了一句,笑着说道:“让他来当这个兵部的家,倒是对了,要不然,我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只好把周良,请到洛阳来了。”
当初周良退居二线之后,先是在枢密院任事,后来李云带着朝廷离开了金陵,为了东南稳定,就将周良留在了金陵,命令他带着一万多金陵军的将士,镇守金陵。
周良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但他资格最老,倒也勉强可以做这个兵部尚书。
而且,周良也是受封了国公,是宣国公。
杜谦感慨道:“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他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陛下心情似乎好了不少,看来青州那里有好消息传来了。”
李云闻言,笑得眯起了眼睛:“我那个大兄,很是懂事,让我省了不少心。”
平卢军虽然最早投降,但正因为他们最早投降,李云一直没有“好意思”去直接夺了周家的兵权,一直到开国之后,才着手去办这件事。
而且,平卢军人数并不少,跟江东军几乎类同了,这个事情,李云看起来云淡风轻,只派了孟青去处理,但实际上,他很重视平卢军的接收。
成功接收平卢军,他要省去很多精力,否则,不仅要在东部再生一场动乱,对于幽燕的布置安排,恐怕要往后延期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现在,周家父子的配合,让青州的事情,变得顺利了起来,孟青手底下,也能多出一些帮手。
说不定在河北道历练几年,到时候这支军队,也会成为李云手底下的一支强军。
李云把九司急送过来的消息,给杜谦看了看,杜谦看了之后,也是忍不住对着李云拱手道:“陛下真不愧是天命加身。”
“如今天下一统之势,如同破竹一般了。”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也不能全然大意。”
二人谈笑了一会儿,又聊起官员的安排问题,李云拿过杜谦递过来的地图,看了看之后,开口说道:“平卢军事毕之后,原先周家掌握的州郡,也都空了出来。”
“加上河东道的十几个州。”
李云看着杜谦,问道:“这些地方的空缺,受益兄打算怎么安排?”
杜谦开口说道:“还是按照从前的法子,派一个大臣过去掌总,州县的官员,可以继续留任。”
“将来,再一点一点慢慢替换掉。”
李云看着杜谦,笑着说道:“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
“陛下请说。”
李某人敲了敲桌子,开口道:“咱们先前那个金陵文会录取的官员,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