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明察秋毫 (第1/3页)
太极殿后殿,皇帝陛下坐在软榻上,已经卸下了朝冠,繁琐的朝服,都已经脱了下来,被宫人收容起来。
一位枢密使,一位兵部尚书,都坐在他面前,各自翻看着九司刚刚送回来的辽东情报。
等到两个人都交换着看了一遍,赵成欲言又止,但还是看了看苏晟。
如果说十几年前,两个人在江东军中的地位,还可以用旗鼓相当来形容的话,如今军方的地位已经尘埃落定,苏晟是毫无疑问的新朝军方一哥。
这个时候,赵成就不会再出头了。
苏大将军也明白了赵成的意思,他抬头看了看李云,认真思考了一番,开口说道:“陛下,臣与契丹人,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
“当时臣在河北道,应对范阳军已经游刃有余,但是面对契丹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这些契丹人,骑射功夫精绝,又可以轻骑奔袭袭扰,本就很难对付。”
“孟将军,能够打成现在这样,已经相当难得了。”
李皇帝拍了拍软榻的扶手,沉声道:“现在的问题,不是他打的怎么样,我也没有说,他犯了什么大错,问题是,如何处理榆关。”
他看向苏赵二人,皱眉道:“旧榆关,已经不堪再用,如果想要在那里修建出一座关隘,算上征辟民夫,少说也需要两三年时间,但此时,关内关外俱有契丹人,且不说契丹人会不会给我们时间来修建新榆关。”
“哪怕不修建,孟青的主力就只能呆呆的杵在那里,随时有可能腹背受击。”
说着,李云看向面前两人,问道:“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苏晟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赵成深呼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说道:“陛下,这会儿修榆关,是不可能的,非要等到幽燕战事彻底结束之后,孟将军所部,没有腹背受敌之难后,才有可能开始修建榆关,如果这个时候不想着清理战场,而是指望着一座死物。”
“臣以为,幽燕现有的成果,可能都会付诸东流。”
李皇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赵成正色道:“必须要把榆关之内的敌人,彻底清理干净,不管费多大的代价!”
李皇帝眯了眯眼睛:“他们还占着幽州城,此时又抢了着军需回去,要是强行啃下幽州,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赵成不假思索,开口道:“那就围城。”
“围他个一年半载,契丹人怎么也出来了!”
苏晟皱眉道:“幽州城里还有百姓,如果死死围住他们,恐怕这些契丹人,会在城里以人为食。”
“况且,关内的契丹人,应该还有两万人左右,如果算上一些散兵,恐怕要两万多人。”
“十则围之,围住他们,也有风险。”
李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辽东地图上。
苏晟翻着文书,开口说道:“陛下,契丹人的意思是,只要孟将军愿意放开营州关口,让他们在关内的这两万人撤出去,他们愿意放弃关内,回到辽东去。”
李云冷笑道:“关内本也不是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