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开启海贸 (第2/3页)
怎能不喜欢?我看倭国也很应该来个变法,重新思考取才之道,我们的科举就很值得学习。”
潘筠把书都塞给王璁,道:“你可以和益田君提议一二,将来我们要与倭国常来常往,倭国越好,我们才能越好,我们是希望他们能和平昌盛,与我大明共赢的。”
王璁应下。
王璁也就在书籍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余绸缎、瓷器都很好选,直接选用当下最流行的便可。
能在江南流行开来的花色自然是最好的,到了倭国也很好推销,直说是大明今年最流行的绸缎便能卖出高价。
而倭国的中上阶层的喜好就较为复杂,绸缎、棉麻和茶叶都是他们的最爱。
而中下层,便宜的瓷器和棉麻布料最受他们欢迎。
除这些外,大明的铜钱深受倭国各个阶层的喜爱。
但铜在大明亦为管制用品,铜钱自用可以,想要出口不可能。
之前海禁,海船是走私,不少人都一船舱的往外运铜钱,只要不被水师查禁,漂洋过海,便能换回来不少白银。
所以海寇们喜欢打劫大明的商船呢,只要能截停,便能赚很多钱。
海禁未开前,王璁第一次接触到海船,老实得很,自然不可能藏匿铜钱出关;
现在海禁开了,就算是为了小师叔和三清山的风评,他也不会走私。
所以到了泉州后,他让管事们把货物都做成货单,兴冲冲的拿去市舶司报单。
刚过完年,各级衙门都很忙,只有市舶司闲得都快要长蘑菇了。
王璁是第一个上门来报单的,不仅经手的官员们热烈欢迎,就连市舶司的头——曹吉祥都跑出来亲自接待。
王璁受宠若惊,忍不住道:“曹大人,我小师叔今日不过来。”
潘筠一到泉州就跟陆知府嘀嘀咕咕去了,这两天他这个师侄都只在临睡前才能见到她。
曹吉祥笑眯眯地道:“王道长这就小看咱家了,我们这是公事公办,与潘筠无关,当然,你小师叔于开海禁一事上有大功劳,这也让我们市舶司知道,我们是一起的。”
曹吉祥暧昧的拍了拍王璁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璁表示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