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82章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跟我走吧,去阳光之下!

第82章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跟我走吧,去阳光之下!

    第82章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跟我走吧,去阳光之下! (第2/3页)

动。只挪了几下,张教授就已经闭嘴,全神贯注地看。

    看着沈乐的笔触,先是流畅,再是迟疑,一会儿又散乱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变成流畅,情不自禁嘀咕:

    “你画得,倒像是看到过这两匹马一样……”

    沈乐一声也不敢吭,完全不敢跟着点头,表示我确实看到过。两位教授看了一会儿,相互对个眼神,各自铺开一张大纸,开始泼墨挥毫:

    按照沈乐画出来的铅笔稿,想象、摹写,以唐代风格的笔触,画出那一匹匹奔腾的骏马。

    一个用水墨,一个用工笔重彩,画完了,再按照昭陵六骏石雕的线稿风格,重新细细勾勒一版……

    沈乐埋头画了足足两三个小时,才把他记忆中的图景,一张一张画出来。这边放下笔,那边,张老师便揪他过去看:

    “你看,这里的线条,如果用国画表现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用笔方式……这里……这里……这里……”

    “老张你先等一等啊!”

    工作室门口立刻响起了喊声。沈乐扭头,就看见之前指导他修复大辂,眼睁睁看着他消失的郭教授,火急火燎跑过来:

    “咱们先把外面的事情安排好吧!那些文物,要怎么处理,哪些要第一批带出去,哪些要放在后面,咱们先做个计划出来啊!”

    张教授遗憾地放下了手。沈乐一脸抱歉,快步出来,教授们已经吃饱喝足,学生们正在忙忙碌碌,和罗裙们、泥俑们一起收拾餐具。

    很显然,在沈乐专心致志画画的时候,这座宅子仍然在正常运转,宅子里的小家伙们,甚至还能顾着招待客人,让他们饿不着、渴不着、累不着……

    即便如此,也没有哪位教授,心大到这时候倒头就睡。沈乐一出来,他们就齐齐放下手里的东西,盯住沈乐,然而却一言不发。

    沈乐向他们微微欠身,扬起一个广泛的微笑,快步走向大厅边缘的特事局人员:

    “是这样的……”

    他拽着那几个人,转进边上的小房间,又是绘图,又是比划,给他们讲明白了这座山壁里封印法阵的结构。末了诚恳地说:

    “我个人建议,山壁当中的核心镇物,最好不要去动它——我们暂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顶上。

    山洞里的文物,可以尝试挪动,但一定要小心,要做好沟通,徐徐图之。兵符最好不要动,虽然那兵符窜到外面去了,我也不能确定,把它带走会发生什么……”

    几个完全是跟过来测量数据,确保专家安全,根本没有决策权的底层工作人员,这会儿也只能连连点头。点完头,愁眉苦脸建议:

    “沈先生,要不然咱们还是先出去吧。出去一趟,向上面提交报告,提请专家组讨论,做个决议出来,回头再慢慢执行?——您应该也不赶时间吧?”

    似乎也只有如此。沈乐耸耸肩,摊摊手,从善如流,退出去和教授们沟通情况。

    拉着特事局的大旗作虎皮,勉强求得教授们点头,他再一个人出去,把古宅收起,带着古宅手串奔出山洞。

    从水潭里冒出来,踏上岸边,再放出两个特事局小哥,由他们开着车一路狂奔,返回长安:

    开会!

    开会!

    召开文保专家和特事局的联合会议!

    开会这事儿,沈乐就帮不上忙了。他把情况和自己的意见讲讲清楚,又交出了所有在山洞里拍的照片、视频,直接退出,一头扎去景德镇。

    双方专家吵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沈乐埋头淘瓷土,配釉料,刻画瓷坯,开窑烧瓷。

    一口气烧出十二座瓷塔,按照十二元辰阵的形式,层层刻画、布置好阵法。

    等长安这边吵完,过来询问“如果把文物搬走了,山摇地动怎么办”的时候,沈乐胸有成竹地指了指这些瓷塔:

    “它们组成法阵,可以短暂镇住不祥,接引地脉,让山壁里的镇物发挥作用。要不然,我们先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十二座瓷塔搬到山顶,沈乐站在圈子当中,默默延展开精神力,与它们勾连。在一群特事局人员和仪器的环绕之下,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