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是托塔沈天王,这是我的近防……炮? (第1/3页)
“要听话,不要折腾。”
“周围亮着的时候不要乱动,在黑暗中的时候,可以动一动,但是不要打坏周围的东西。”
“时间过去很久了,你们的颜色,釉料,这些织物和钢铁,都有些褪色腐蚀……这些专家是来帮助你们的,你们要好好和他们相处,可以吗?”
沈乐双手死死攥着虎符,在甲士的队列里缓步行进,一会儿小声叮嘱,一会儿停步侧头,似乎在倾听。
好半天,他才松了一口气,一挥手:
“请大家各就各位,不要乱跑,不要碰触这些文物……我们集体返回,去具备收藏、修复文物条件的实验室,然后再把它们一样一样取出来,可以吗?”
文物专家们发出了小声的欢呼。
这一批珍贵的文物,终于由终南山的山腹中,移到了距离最近的,长安省博的实验室(各地专家们为此很是大吵了一架,几乎动手打架)。
沈乐展开古宅大门,较小的文物,由专家们一个个装入保管箱,手提、肩扛,或者放在临时铺设的轨道上推出去。至于那架珍贵的大辂……
“有一说一,让唐三彩战马牵引文物,陶俑扶车,送到外面,我是真的不习惯……看着提心吊胆的……”
“谁不是呢?”
看着提心吊胆,也只好硬着头皮看着。专家们不是不想把恒温恒湿的考古方舱直接在古宅里造起来,给大辂套个壳子,再连方舱带大辂吊装出去,奈何失败了——
古宅哪怕展开到最大形态,它还是被一层奇特的空间涟漪笼罩。吊机也好,龙门架也好,要把钩子伸进古宅,把东西吊出来,尝试几次,失败几次!
没办法,只好由着唐三彩战马和陶俑甲士,或拉,或抬,或扶,把大辂送出古宅,送到造好的考古方舱里。
沈乐再指挥战马和甲士退出,在外面站定,专家们一拥而上,或扛或抬,把这些战马和甲士,送进一个个小型的保管柜……
不敢让它们再多走一步了!
多走一步,陶釉和陶釉发生摩擦,似乎掉了一点碎屑在地上,都能让专家们心痛十年,恨不得趴在地板上,用最小号的文物专用吸尘器去吸!
啊,那边已经有人开干了……
沈乐全程跟随,努力板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有一说一,专家们和文物们的搭配,画风十分正常,非常和谐;
专家们和这些会走、会动,会战斗,还会装傻,装作自己只是普通物件的文物搭配在一起,画风……嗯,十分清奇……
他精神力展开,紧紧盯着每一件文物,确保它们都安全妥善地被锁进了恒温、恒湿的保管箱里,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变动而受到损坏。
所有保管箱落位之后,特事局人员忙忙碌碌,在整个大厅里安装各种测量设备,隔离设备,务必保证这些文物不会闹幺蛾子,强烈的灵力反应不会伤害到沈乐。
一边忙,一边还拽着沈乐,苦苦哀求:
“帮我们烧一窑瓷塔吧……一窑也行……就放在这里,镇住这些大爷们,求它们不要没事起来跳个舞,不要没事在大厅里巡逻……”
沈乐:“……”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就算我真的放下一窑瓷塔,也只能让它们不会被戾气侵染,不会没事想要杀个把专家、个把观众什么的。
但是,不能灭去它们的灵性,不能让它们没事儿就想巡逻一遍,展示一下平阳公主亲卫的风采……
即便如此,他还是又飞了一趟景德镇。一回生,二回熟,拿着特事局提供的资源,再烧了一窑瓷塔出来。
十二座瓷塔摆成阵型,安静坐落在大厅各个角落,把整个大厅的灵力波动锁到个位数。
沈乐终于把他们打发走,这才重新返回终南山中。循着记忆,满山踏勘,终于,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已经完全塌陷,深深埋在土里的瓷窑残骸,开始一手一脚,把它重新整起来:
指挥泥土流走,指挥砖块重新迭起,大量购买新的耐火砖,砌在瓷窑残骸上,搭建成完整的新窑。
把他在峨眉山上扒拉出来的,那座还没完全修复的瓷塔,塞进窑内,把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