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常转剑气通玄窍,吾有一剑落金乌(明天出去扫墓少更一些) (第1/3页)
太清山灵峰之巅,寒光洞深处。
万载玄冰充斥雕琢的洞窟之内,并非极寒刺骨,反有氤氲仙雾缭绕升腾。
迎面拂过,使人神清气爽、益寿延年。
只这寒光洞内的灵气,若是有凡人常居其中,哪怕什么功法都不修炼,恐怕也能寿数百。
当然,实则连境界低些的修士,也难以步入此等灵境洞府。
那源自山腹灵脉、汇集太清山亿万年灵粹的“玉玄涤脉寒泉”,此刻正散发着温润清光。
泉水不是四溢的流淌,而是化为一片凝而不散、宛如实质的液态玉璧,储于泉眼湖中。
陆城道人端坐其上,身形并未沉下,仿佛坐在一面巨大的、散发着柔和光辉的玉镜中央。
仙风道骨,宛如神君。
他已维持这种状态,已经不知多少年岁月。
身下玉泉不再仅仅是疗伤圣物,漫长闭关,它已与陆城的玄天道体产生某种玄妙的共鸣。
水汽蒸腾,每一丝水雾都蕴含着精纯无比的先天水行精气,自发渗入陆城的道体法身,洗练着被玄天神功牵引而奔腾咆哮的真元法力,助其化去火气,温养经脉。
使得那近乎狂暴的增长速度也被安抚,融入一种更深沉、更精纯、更接近大道的运行轨迹。
在不知多少年渡过合体天劫之后,陆城就进入了一种玄妙的顿悟状态。
时时都会进入,对于道法剑理的领悟当中。
在这种状态下当然是无法继续管理宗门的,好在此时的宗门诸事都已经进入正轨。
陆城所留下的体系也能解决大部分的宗门事务。
此时此刻,陆城道人紧闭双目,神态宁静,呼吸悠长得仿佛与山岳、天地同脉,与星辰、日月共轨。
他并非沉睡,而是处于一种至为玄妙的“醒寐”状态。神思并非沉寂,而是如流光般在意识深处无垠的“剑域”内穿梭、学习、感悟。
这片由磅礴剑意构筑的“意识空间”,充斥着无垠的宇宙、扭曲的混沌、破碎的乾坤图景。
无数道或凌厉、或缥缈、或厚重、或迅疾的剑光轨迹在其中生灭、重组、碰撞。
它们是陆城过往的领悟,是《雌雄龙虎炼魔剑经》的浩瀚篇章在他心神中的倒影,是每一次生死搏杀、每一次苦思冥想中提炼出的剑道锋芒。
就在此刻,一道璀璨无比、纯粹到极致的金色流光,正占据着这片剑域的中心。
它凝练如一泓金水,却又携带着撕裂万物的尖锐;它快得超越了念头的流转,仿佛意念动处,其锋芒便已及远。
“练气气海,筑基大五行地极真火,紫府本命血火,金丹三昧真火;元婴通玄一剑,元神五气朝元,返虚三花聚顶,那么…我所能凝聚的合体神通,会是什么?”
越低境界,修道之人汇总所学领悟神通便越是容易,越高境界,想要汇总便越不容易。
所以很多道人到高深的境界后,能够突破自身境界便已是竭尽底蕴,所凝聚的神通,多半越来越弱甚至难以凝聚。
陆城在返虚境界凝炼顶上三花,便是在晋升返虚许多年之后,方才渐渐凝聚炼就,当然三花聚顶是极为厉害的顶尖神通也就是了。
而返虚晋升合体境界,陆城是以返虚之身,斩落一位大乘魔祖,作为晋升契机突破的:剑修是可以通过一场场血战斗剑,磨砺修道,反补自身修行的。
因此,此时此刻陆城便清晰的感应到,自己合体境界的本命神通,将会是一门剑道杀伐神通!
只要自己,能够把握得住。
那道金色剑意流光,在陆城意识星海中纵横捭阖,一次次模拟着刺穿黑暗、洞穿虚妄、贯透大日的极限场景。
每一次模拟,都是对这“一剑”的千锤百炼,使其锋芒愈发内敛又愈发惊心动魄。
外界漫漫岁月,不知天地变化,而在这无垠的剑意空间中,这“一剑”已被推演了亿万兆次,其势已近乎本能。只待剑成出炉,神归太清之时,便是剑光耀世之日!
而在陆城肉身与元神沉浸于这玄奥悟剑的同时,他身前不远处的寒玉洞壁中,一座古朴厚重的熔炉正熊熊燃烧。
此炉非寻常炼器之炉,通体由整块“天火玄晶”雕琢而成,炉壁天然交织着赤金色的火焰道纹,名曰“乾元炼天炉”,乃太清宗镇压宝库万年的八阶上品炼器至宝。
不是没有九阶的,而是九阶的器炉炼制八阶本命飞剑,未必比得上此炉更好更佳。
此炉有熔炼虚空精金、转化日月星火之能,非大乘修士或身具莫大法力神通者无法御使。
陆城无疑便属于是后者,他的法力之雄浑精纯,在地仙界同等境界中,几乎可不作第二人。
陆城本人有一定炼剑经验,却并非八阶、九阶炼器师,只是炼制提升本命法宝,并不需要主人拥有同等级的炼器修为,因为修士与本命法宝灵感呼应互通,哪些灵材对本命法宝有益、哪些灵材反之,修士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