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幽州 (第1/3页)
上党,壶关。
刘璋漫步于壶关的城头,目光四扫,只见群山林立,峰峦迭嶂,山河形胜,尽入其眼,果是四塞之地,他不由露出了一个念头,对上党的地理地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大王。”就在刘璋观略山河时,一旁跟随他的甘宁忍不住出言道。
“兴霸,何事?”刘璋还顾,向着甘宁询问了起来,目光和熙,对上了他麾下第一的猛将。
甘宁拱手言道:“大王,向着袁氏西进,犯我州郡,均为我军所破,而后我大军士气盛然,三路人马合击邺城,虽是一时间不得破城,但也不宜就此退军,宁甚为不解。”
自邺城退兵的这几日来,甘宁心中大为困惑,明明是大好的形势,却是用不着这么快退兵才是,至少应当在邺城再挨上个两三月,何至于十数日不得攻破邺城,就急匆匆的引兵而去。
趁着和刘璋一起出巡壶关的机会,甘宁向着刘璋道出了他的心中的困惑,想得到一个解开他困惑的答案。
刘璋笑了笑,他反问甘宁一句:“以兴霸之见,我军能否攻破邺城。”
“不能,邺城城坚,城外又有张郃、高览结营立寨以为掎角之势,轻易间不能破矣。”甘宁老老实实的回了一句。
刘璋点了点头:“即是不能破城,那留在邺城外又有何益,早晚要退兵的话,不如干脆一点早些退兵,以免迟则生变。”
“大王,袁氏屡败,早已丧胆,不敢与我军对垒,曹孟德吞并白马,只坐观而已。”甘宁分析道:“如此这般,我军在邺城外多留些时间,寻觅攻破邺城的机会,想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兴霸也学会动脑子了。”刘璋朗声一笑,对于甘宁的分析他抚掌赞道:“或许正如兴霸所言,多攻伐一段时间邺城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可用兵之道,关系到生死存亡,更是耗费无量的钱粮。”
“如是,这早一日退兵,也就少一分意外发生的机会,也可少耗费些钱粮,孤所以一击不中,飘忽遁走,正是为安平计,为钱粮计。”
“再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该走的时候走,该战的时候战,此乃是堂堂正正的兵法。”
一言至此,刘璋安抚了一句没有战到尽兴的甘宁:“兴霸,来日方长,战机无限,你且屯于上党,训练士卒,积蓄粮草,等哪一天战机出现,照例以卿为先锋也。”
“大王不言,宁亦是请为先锋也。”甘宁听到这句不免面上扬起笑意,他是个好战的人,对于任何大战也不愿错过,且每战必一马当先,身超众军,先锋之任,最为得他趁心。
自邺城退至上党,在上党待了数日后,刘璋在虎卫的护送下,向西而行,而今已是九月底,气温一日低于一日,说不得哪一日大雪就将飘下,他须赶在大雪落下之前抵达长安,不然行路不易,步履维艰。
不数日,当刘璋抵达河东安邑时,他收到了一桩消息,这条消息来自辽东,关系到他的同宗刘备。
“报,刘玄德自襄平引军南下,于柳城撞上乌桓名王蹋顿,蹋顿行伍不整,军容散落,为刘玄德麾下张飞、赵云突阵大破,蹋顿临阵为赵云所杀。”
“蹋顿麾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尽归刘玄德所有,刘玄德趁斩杀蹋顿的威势,大军继续南下,右北平、辽西二郡,为刘玄德顺势所据。”
“幽州刺史袁熙闻之,收拢蹋顿麾下败卒,用兵屯于渔阳郡,同刘玄德对峙,由于幽州偏北之地,大雪落得早,道路为几场大雪所覆盖,所故两边暂时罢兵,以侯天暖雪化后再战。”
‘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刘璋腹诽了一句,折而不挠,屡败屡战的大耳贼,自从失去徐州后,眼见着又是混的风生水起,看起来大有兴盛的姿态。
“孝直,你怎么看?”刘璋一边挥手示意通禀的使者退下,一边向河东太守法正出言征询道。
法正未尝思虑,只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