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暗战:阿里VS彼岸(2) (第1/3页)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陈默心里清楚,彼岸目前的成功模式,因他这位“异类”的存在而具有不可复制性。
在当下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中,盲目模仿者只会自取灭亡。
正因如此,如今市场上仅有米岸东丰胖疆等寥寥几家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无论是雷军、刘强东、王卫、汪滔,还是于东来,他们都具备超强的能力或独特的个人特质,甚至两者兼而有之,才得以像彼岸一样,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而其他中小企业若试图效仿彼岸的模式,只会被其他同行活生生卷死。
因此,陈默近来一有空,除了体验自家产品(其中一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玩手游),其余时间都在总结和探索一条适合华夏企业体质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然,陈默也存有一定的私心——他“懒”,这些努力,其实都是他为实现“甩手掌柜”理想而铺设的基建工程。
随着彼岸规模不断扩大,员工人数日益增多,陈默发现自己虽然已将许多工作下放,却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曾经作为打工人的他对加班深恶痛绝,但如今作为老板,为了让员工不再沦为“牛马”,反而成了最卷的那个人。
从最初的“做五休二”到现在的“一周七天围着集团转”,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对此甘之如饴,每当看到职言平台上彼岸成为员工幸福值最高的公司,在公司内溜达,看到员工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笑容,他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陈默意识到,他需要对自己进一步提高要求,那就是在整体不变的情况下,他的工作作息如何做到“做二休五,早10晚5”。
这样,他就能悠闲地吃着火锅、唱着歌,携美同游,偶尔通过电话远程部署工作,确保集团按照既定框架高效运转。
其实,这个想法他曾在私人饭局上与雷军提起过。
雷军听完后,摇头苦笑:“彼岸就算发展再大,又能覆盖多少呢?你知道现在全国有多少工人吗?”
陈默知道雷军什么意思,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
“我记得以前课文学过一个小故事,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暴风雨过后的海滩上,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困在浅水坑里。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有一个小孩看见后,跑过去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一条又一条.
路过的路人见状笑道:‘这里面几百上千条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故事不长很短,雷军听完沉默。
平时很少喝酒的他,自顾自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半晌,雷军才缓缓开口:“我这一辈子之所以成功,总结起来无非‘勤奋’二字,上学勤奋,工作勤奋。
可年轻时我不这么认为,总觉得自己自命不凡,认为世界对我不公,亏欠于我。
凭什么我这么努力,小马哥、李彦宏、张朝阳这些同龄人却一个个比我强?我不服。
后来我才想明白‘顺势而为’这个道理,那时候我就想开了,身为金山董事长,我早已财富自由,说话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有多少比我勤奋努力的人,却依旧在为生计挣扎,在为家庭奔波。
我,何其幸运。”
雷军顿了顿,继续说道:“人们常说,未受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不知道小默你以前经历过什么,但你比我有追求,所以你就放手大胆地去做,军哥在背后支持你,小米也是彼岸永远值得依靠的伙伴。”
“军哥,没啥说的,这顿饭,我请客!”
“要脸么你,之前哪次不是我掏的钱擦,我说今天点的菜这么少”
回过神来,陈默脸上带着微笑,至少在前行的路上,他并不孤单。
正因如此,陈默对某团的王兴和某滴的程维格外不待见。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