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 422 媳妇儿我坦白,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求追订)

422 媳妇儿我坦白,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求追订)

    422 媳妇儿我坦白,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求追订) (第3/3页)

紧应了两句,便跟只斗败了公鸡似得,赶紧灰溜溜的进了澡堂。

    心里也只一个念头,程哥的怎么能那么大?

    简直简直……属驴的吗?

    “小李小李,小计小计,你们都快看程哥,快看程哥!”抢先一步进澡堂的于荣光,赶紧招呼已经在澡堂里面的李连洁计春华他们做好准备。

    “怎么啦?程哥他怎么……”

    没等探出脑袋的李连洁问清楚,他程哥又怎么了,就见他们的程哥围了一个毛巾进来。

    可是毛巾那么的大,愣是没有完全遮挡住,就仅仅那冰山一角,彻底的让李连洁计春华他们为之傻眼懵圈。

    特别是小李子李连洁,本来在几个男生里面,他是最为自卑的。

    这个伤害本来已经够郁闷的。

    可等程学民吊儿郎当的进来,对于完全没自信的李连洁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打击没法活了。

    小插曲一个!

    洗掉一身味的程学民,顿时便感觉一身清爽,刚才还没什么头绪的反击,瞬间就来了灵感。

    便就没等回家再动笔,而是直接回了办公室后,便开始动笔写起来。

    不跟那帮玩意玩雅的,既然死抓程学民的‘俗不可赖’,那就继续俗到底。

    所以程学民的文章标题,也十分的简单:《我为什么写通俗》。

    “有人说,《木棉袈裟》是封建糟粕,因为它写了武侠,写了江湖。可他们忘了,《水浒传》也是江湖,《三国演义》也写了武侠,难道这些都是糟粕?”

    “有人说,通俗文学登不了大雅之堂,可老百姓喜欢的,难道就不是文学?”

    “我在陈家沟拍电影时,看见老农把《故事会》揣在怀里,下地休息时就拿出来看,笑得像个孩子。

    他们看不懂意识流,读不惯朦胧诗,可他们能从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木棉袈裟》里的武僧,为了保护别人,宁愿牺牲自己,这难道不是我们该歌颂的精神?”

    “有人说,我作为改开先锋,应该写更‘高级’的作品。可改开不是空中楼阁,得接地气,得让老百姓明白。

    通俗就像桥,能把深刻的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出来。这有什么错?”

    ……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最后装进了信封里面,写上了投稿地址。

    本来想着直接投人民*报,但程学民也回过头来,一个小小的江城晚报,还用不着他杀猪用牛刀,上人民*报降维打击。

    他,还不配!

    所以别说人民*报,就是文艺报对面都不够格。

    既然对方的主阵地是江城晚报,那别说他程学民欺负人,那就同样晚报对晚报,程学民这次选择了燕京晚报。

    随即,填好了燕京晚报的地址之后,差不多也下班了,就找到了编剧处的大舅哥冯家钊,让他开车一起回家。

    还不错!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独立开车,大舅哥冯家钊的车技,已经算是个老司机啦。

    “学民,你这出去一趟,廋了,也黑了不少!”

    在文艺这边接上已经显肚子的大嫂,她一上车看到程学民,着实意外了一下,也跟着惊叹说道。

    “是吗!还好还好吧!”

    程学民笑着点点头,回了大嫂她一句,跟着也跟大舅哥一样,少不得提及报纸上的那些事。

    以及家里丈母娘跟老丈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让程学民回去做好一点心里准备。

    “怎么瘦了这么多?陈家沟的饭不合胃口?”

    同样关心的话,出至自家媳妇儿冯家幼,到家这会儿正好碰到她刚放学,正准备推车进门,就见家里的小轿车回来。

    本以为是大哥大嫂下班回来了,确实没想到第一个下车的,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可第一眼又发现自己男人廋了,也黑了不少,不由得心疼的问道。

    “哪有,媳妇儿,我是太想你了!想廋的!”程学民一把将媳妇儿抱在怀里,跟着坦白说道,“媳妇儿,我在庐山犯了点错误,得向你坦白!”

    ……

    求月票求收藏求全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