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期刊设想,血河之死 (第2/3页)
练习,一方面打个基础,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测试九山界之人的天赋。
之后,再通过各自的天赋,授予相应的入道武学。
比如敏捷好一点的,就练《灵鹤身》。
若是力量上有天赋的,《农夫桩》就更好点。
也就是说,建立一套广播体操——入道武学的升级体系。
他放下手中的体检报告,笑道:“这广播体操不错。”
几个来汇报演出的武馆弟子,都松了口气,露出了笑脸。
郑法站起身,忽然走到了陈盛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还得努点力。”
陈盛满脸通红,低头道:“……是。”
“你要是表现得不好,武馆的毕业证书,也拿不到……”
郑法笑眯眯地说道。
“武馆……也有毕业证书?”
陈盛转头,看向白老头,就见白老头一脸迷茫,显然是没听过这事。
“白教授就是个教头,能知道什么?”郑法义正辞严,“这是我这个馆主的决定!”
“什么时候的决定?”
“刚刚。”
白老头咧了咧嘴,看向陈盛,目光同情。
……
郑法这学历,在养老院确实过于自卑了些。
所以他回九山界找自尊了。
毕竟他这高中文凭,在九山界那是嘎嘎乱杀!
他走进章师姐的院子,就见章师姐正带着元师姐坐在湖边小亭中。
元师姐靠着小亭的栏杆坐着。
而章师姐就坐在地上,白嫩修长的脚丫放在湖水中晃荡。
……她还是这么爱洗脚。
郑法先盯着一旁的元师姐看了半天,眼神温柔,嘴带笑意。
还是和元师姐在一起,最为自信!
元师姐迎着他的目光,满脸摸不着头脑,只觉得郑师弟今天又喜欢了自己一点。
她将一枚坚果放进嘴里,心中暗暗点头:
自己最近确实很努力。
郑师弟虽然嘴上不说,却看在了眼里!
怕是觉得她也很能干!
章师姐看着两人的眉眼官司,摇了摇头,朝郑法问道:“有了领悟?”
她现在都不用郑法开口,只看郑法脸上的喜色,都知道他有了新的心得。
郑法,自然是想要和章师姐汇报下自己,额,还有唐灵妩的想法。
“五行法术,灵气键?”
章师姐是九山界中,学习现代知识最多的人,虽然她没学过化学,但化学键的本质,就是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她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么说来,确实能够解释……”章师姐想了会,缓缓道:“至于木行,我倒是有个想法……”
“嗯?”
“木行主的是生发之力。”
郑法点点头。
就见章师姐玉指一点,湖中一株水草,像是吃了大补药一样,疯狂恣意生长,草叶交错纠缠翻滚,竟盖住了整个湖面。
章师姐又一点。
那水草忽地变成碎屑,被湖中游鱼抢食。
郑法想了想,忽然说道:“章师姐你的意思是,木行的作用是生长?”
“对。木行法术,是最为奇特的一种,几乎对无生命的物体无效。”
确实如此……
郑法学的木行法术,往往只针对动植物。
这也是为何,郑法一直没想通这玩意本质的原因。
郑法皱起了眉头,生长,在现代生物学看来,主要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他心中倒是有了些想法,只是不好对章师姐讲。
毕竟章师姐不仅没有大学毕业证,高中毕业证也没有。
他先放开了这事,又拿出一本册子,递给章师姐。
“这是?”
章师姐翻开册子,里面正是周乾远写的《金水雷之我见》。
她细细地看完了里面写的东西,眼中也有些满意。
周乾远虽是庞师叔的弟子,但之前一直会来听郑法和章师姐谈论符道。
也算章师姐的半个门人了。
如今写出这么一篇有新意的东西,章师姐心中也有些宽慰。
“你这是……”
“周师弟这一篇文章,于我等用处自然有限,但对很多弟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斗法思路。”
周乾远的金水雷,威力大于一般的雷法,又不需要很强的雷法造诣。
普适性挺高。
“你是想奖励他?”
“嗯……”
“怎么奖励?”章师姐是负责庶务殿的,她自然以为郑法来找她,是为了给周乾远加善功。
“师姐,我有个想法……这种研究成果,怎么判定价值,其实很难有个标准。”
都不用郑法再解释,章师姐立马说道:“你是想要让弟子们来购买这研究?”
郑法笑着点头:“是,就和门内功法一样,让弟子们用善功购买,自然是个办法。”
两人的想法都蛮简单的:
让市场来判断一种研究的价值。
学的人多,自然这研究就有价值了。
“不过,我还有个想法。”郑法这才说出自己真正的来意,“如周师弟这一篇,其实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金水雷的原理,一部分是金水雷的实践。”
金水雷的原理,指的是周乾远的整体思路。
金水雷的实践,自然是周乾远在其中研发出来的法术。
“这两者无法混为一谈,金水雷的原理,恐怕能衍生出其他许多雷法来。”
这话,章师姐是赞同的,金水雷本就是金行雷法和水行雷法的组合,这种组合,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只看适合不适合。
“那以后,有人根据这原理研发出了新雷法,若是赚了许多善功,周师弟其实是吃亏的。”
章师姐看向郑法,知道他这么说,恐怕也有了些想法。
“我想制定一个引用规范,或者说,想发行一本期刊。”
“期刊?”
章师姐皱起了眉头。
这事,是郑法之前就有计划的。
不过那个时候九山界弟子还比较稚嫩,放现代都是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没啥必要。
这次,周乾远给他这么一份惊喜,倒是让郑法想起了这件事,另一方面,周乾远的表现也让他知道,起码有部分弟子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了开拓创新的能力。
“一方面,不是人人都像周师弟,敢来找我的,不如设定一个专门的渠道。”
周乾远毕竟深得庞师叔青睐,又和郑法相熟,有了成果就敢直接投递给郑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