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 (第3/3页)
,又不是做慈善的,怎么可能放着钱不赚,亏本生产药品?我们图什么?
就算卖给阿三100万一吨,我照样也要赚钱,原料可想而知的差,林董,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林三七竖起一个大拇指:“王总是个实在人,我觉得你说得对。”
王牧野一听林三七赞同他的观点,于是就更来劲了:
“如果客户一味要求低价,不讲究疗效,不顾上游原料药厂的死活,这其实是对正常市场的一个极大破坏。
因为最后就会良币驱逐劣币,真正做好药,但价格比较贵的药厂拿不到订单,生存不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而那些一心想赚黑心钱,用最劣质的原料,最简易的工艺,甚至连无菌厂房都没有的四、五流药厂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一味用低价攻占市场。
除了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副作用多不多外。还有一个要命的地方,那就是研发新药物投入都是巨大的,这需要药企有大量资金支撑。
如果药企不赚钱,没有钱研发新药,那医药行业怎么进步?人类还有那么多疾病没有攻克,难道我们就可以躺平了?这显然不合理。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国内药企没钱投入研发,而国外药企却在拼命搞科研,最后所有专利药、特效药就全部掌握在外企手里。
到时我们又要吃大亏了,因为外企完全可以利用垄断狂喊报价了,一盒药收你几万、几十万的,只有他家有,别无分店,你病人买还是不买?”
这话一出,林三七和周达新都有些发愁了。
周达新直接拍着大腿,非常不甘心道:
“对呀,这不是白白将市场拱手相让嘛,我们这方面的亏吃多了,吃大了,怎么现在还不吸取教训呢。”
林三七却是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主要还是穷闹的,没钱啊,老百姓没钱,国家也没钱。
用哲学的观点来讲,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一方面却是落后的药物生产和经济制约,矛盾啊。
所以王总说得有道理,但各国各有各的国情,发达国家嘛有钱购买好药,穷国跟不上怎么办?先解决有或无的问题,再谈疗效。”
两位山东大汉一听,愣了一下,随后都只能继续苦笑点头:
“林董说得也对,我们几个虽然在喊穷喊累,但至少我们已经财务自由,衣食无忧,却忘了国内还有六亿人口收入低于一千元每月。
这是忘本了呀。
对了,林董,不知道你这次过来准备采购哪种原料药?数量是多少?
你放心,你是老周的朋友,就是我老王的朋友,我保证不赚一分钱,就当交个朋友了。”
跟南方人说这句没用,对南方企业家来说,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该谈判还是要谈判,该还价也绝不手软,这也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人不爽快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