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 第325章 牛魔王偏安潼关,兴子的“明正维新”

第325章 牛魔王偏安潼关,兴子的“明正维新”

    第325章 牛魔王偏安潼关,兴子的“明正维新” (第3/3页)

  其实,战乱时期的女人,

    没有多少权利,只能成为砧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当然,这些女人,

    能在牛魔星的军帐中存活下来,都具有非一般的智慧,

    只要能活着,哪怕多活一天,

    管他什么尊严、羞耻、道德……统统见鬼去吧!

    宁为太平犬……便是真实的写照。

    中华特遣舰队,抵达大阪,

    兴子再次见到陆远,

    她听说南方的大洋岛,想跟着去看一看,

    但是,东瀛不可一日无主,

    因此,贴身宫女和宫本武圣人,都坚决不同意。

    开玩笑,上万里海上征途,

    若是伤到玉体,大伙就只能集体抹脖子吧!

    陆远只能安慰小萝莉,等她再长大点,

    等四发重型大飞机出来,几个时辰就能飞过去了。

    更何况,那边现在啥都没有,

    只有野人山洞和地窝子,等行宫建好再去不迟,

    两边一起劝,总算让萝莉女天皇打消了念头。

    不过,一艘特别的战船,引起了她的兴趣。

    “你们是东瀛人?”

    疾风号上,舰长和大副单膝下跪见礼。

    “臣山本六十五,是东瀛人!”

    “臣梅川一郎,现移民仁川,中华国籍。”

    “唔,起来吧!”

    明正天皇若有所思地问道:“梅川,为何移民?”

    梅川一郎直言不讳:

    “幕府治下,民不聊生,不那百姓当人,

    臣不得不带家人移民,只为更好的生活,为了活得像个人!”

    贴身宫女狠狠瞪了梅川一眼,

    就连武圣人,也露出不悦之色。

    打人不打脸……你小子别太狂妄了!

    岂料,兴子忽然问道:

    “那朕要是把东瀛建设的,像中华一样好,你愿意回来吗?”

    梅川一郎想了想,点点头,

    “如果真如陛下所言,臣大概是愿意的,

    毕竟,仁川的气候和饮食,和家乡的不一样,

    而且风俗习惯也有很大差别……”

    唔,这么一说,感觉就好多了。

    明正天皇微微一笑,轻启朱唇,

    “梅川,那咱们君臣约定:

    给朕二十年,还百姓一个强大富饶的东瀛!”

    “臣衷心祝愿陛下:心想事成!”

    在东瀛君臣的注视下,特遣舰队缓缓启航。

    “呜呜呜!”

    眺望庞大的钢铁怪兽的身影,

    兴子握紧小拳头,充满信心地说道:

    “兴子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

    回到御所,受到刺激的明正天皇,召开御前会议,

    其中,首要议题,便是“全盘华化”,

    按照中华朝堂的模式,彻底改革东瀛的政体和管理制度,

    其中最主要的有,

    分发王田、大幅降低税赋、促进教育、医疗、娱乐……

    同时,废除奴隶制和五户连坐制度,国民自由迁徙择业,

    当然重头戏是“推举制”,设立国家议会和地方议会,

    明正天皇明确要求:

    半年之内,必须完成上述所有改革。

    包括阿部重次在内的重臣,都觉得是不是太操之过急?

    因为,东瀛和中华的历史国情,

    存在千差万别,最好能“徐徐图之”。

    明正天皇说道:

    “说什么‘徐徐图之’,

    无非是舍不得,眼前的蝇头小利……

    你们都看到了,再不改革,

    国民都跑光了,你们自己种田织布吗?”

    阿部重次忧心忡忡地问道:

    “若是各地领主抵触,如何应对?”

    明正天皇首次露出玩味的笑容,

    “现在不是战国时代,也不是幕府时代,

    识相的话,还能保留现有的收益和体面,

    否则,百姓不会放过他们……

    还有,让他们掂量一下,驻东瀛中华军的实力!”

    见明正天皇心意已决,众大臣便齐声附和,

    毕竟,他们都是朝堂大佬,

    名下有很多工商业,不在乎地方上的三瓜俩枣。

    天皇谕旨一经公布,整个东瀛都震动了,

    此举被有识之士,称为“明正维新”,是东瀛跨入文明国家的标志,

    百姓、领主乃至社会各阶层,对此议论纷纷,

    最开始,有相当多既得利益者反对,

    但,大多数底层百姓,却旗帜鲜明的站到陛下一边,

    甚至,很多农奴纷纷从领主土地上逃亡,

    不少地方,农奴和领主爆发冲突,

    随着农奴和农户的进一步团结,领主惊恐的发现,

    朝堂、民团、警察,对暴力行为都不管不问,袖手旁观,

    他们被整个社会,孤立了。

    见势不好,绝大多数领主,立刻跑到京都御所,

    积极的向明正天皇表忠心,愿意配合新政。

    至此,一代女皇,及笄之年的兴子,

    在东瀛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划时代的一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