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你居然对陛下安排不满? (第3/3页)
族,而这些对杨正山的影响已经不大了,最起码短时间内,乌托已经无力继续南下入侵大荣,也无法出兵攻打重山镇。
七月初一,杨正山回到了重山关。
周兰已经痊愈了,朝堂新任命的巡抚也抵达了重山关。
新任巡抚张哲诚,兼兵部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重山镇。
总兵府内,周兰和杨正山坐在书房中。
“这个张哲诚是什么来历?”周兰问道。
杨正山靠在椅背上,有些懒洋洋的说道:“他是周云松的门生,承平二十六年的榜眼,先后任工部郎中,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寺卿。”
太仆寺寺卿是从三品,就算杨正山在不关心朝事,也不至于不认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
当然,他对张哲诚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周兰皱着眉头,“那他是陇党的人?”
“不知道。”杨正山摇摇头,“周云松请辞之后,陇党就变得更复杂了,看似陆明取代了周云松,但实际上陆明并没有周云松的威望,他代表的是两种人的利益,一是陇原少部分人的利益,二是愿城王府的潜邸派官员!”
周云松在的时候,陇党官员其实不局限于陇原之地出身的官员,还包含很多周云松的门生旧故。
而周云松请辞之后,原本的陇党就变成以陆明为代表的陇原之地出身的官员,至于周云松的那些门生旧故,现在也说不清他们是不是还属于陇党。
陆明还是诚王府的潜邸官员,他原本是延平帝的左长史,那时候延平帝手中能用的人不多,陆明算是其中最值得重用的一个人。
延平帝登基之后,潜邸官员也是鸡狗升天,陆明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就从一个王府长史升为内阁次辅。
所以现在的陆明即能代表着陇党,又能代表那些从城王府出来的官员。
而张哲诚既不是陇原出身的官员,也不属于延平帝的潜邸官员。
“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杨正山问道。
周兰摇摇头,“这倒是没有,可正是因为没有才奇怪!”
“不奇怪,重山镇安稳太久了,总有人想要向重山镇掺沙子。”杨正山道。
以前没有人往重山镇掺沙子,那是因为杨正山强势。
可现在与兀良胡族一战,杨正山遭到了不少弹劾,就让有些人忍不住对重山镇起了觊觎之心。
这个人可能是陆明,也可能是其他人。
周兰皱着眉头,她不希望有人将蓬勃的重山镇给破坏掉。
杨正山看她这副样子,忍不住笑道:“陛下有没有撤掉你的总兵之位?”
“还没有!”周兰道。
“那不就得了,以后你还是重山镇总兵!”杨正山道。
“可是陛下为何会同意让张哲诚来重山镇?”周兰问道。
杨正山道:“平衡,我在重山镇的声望太高,所以陛下不会让我继续留在重山镇,你执掌重山镇,但却与我关系莫逆,陛下又不放心,所以就安排了一个与我们毫无牵扯的人来任巡抚!”
“陛下以前不动重山镇,那是因为重山镇需要发展,可庞大人遇刺身亡,陛下就不能再任由重山镇是一块铁板了!”
“咱们这位陛下最喜欢弄这些平衡之术!”
周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赶走这个张哲诚?”
杨正山诧异的看着她,“你居然对陛下安排不满?”
周兰看着他,无奈的说道:“重山镇不但是你靖安侯的根基,也是我宁国公府的根基所在。如今我只能依仗你!”
“哈哈~~”杨正山大笑起来,“咱们这也算是同舟共济了!”
“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不过我觉得我在重山镇也待不了很久!”周兰的思绪很清晰。
宁国公府已经没落了,随着周茂越发的苍老,宁国公府的辉煌早已不再。
而周绪这个世子既没有强大的修为,也未曾领过兵,他现在就是一个闲散人员。
宁国公府的小辈之中虽然有几个不错的才俊,但可惜他们短时间内无法出头。
所以这偌大的宁国公府只能靠周兰支撑着。
而如今周兰也要依靠杨正山,有杨正山的支持,她才能掌控重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