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公子,我们造反吧! (第1/3页)
在杨正山心里,杨明诚是最老实的,杨明志是最闲不住的,杨明浩则是没心没肺的。
但是杨正山不知道杨家第二代中最不安分的其实是杨明昭。
这也不能怪杨正山,实在是杨明昭从小到大一直都表现的十分乖巧,长大,成亲,生子,一直都规规矩矩的,习武修炼也一直都十分勤奋,这就给杨正山一个错觉,我儿子是个孝顺的阳光大男孩。
然而这个阳光大男孩此时已经跑去巴蜀做山贼了。
巴蜀,夔州府北部。
一座隐藏在重重峰峦中的山谷内,生活着超过五千百姓。
这五千百姓都是十多年前夔州府大旱后逃进山里来的,他们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也不过才三百多人,而山谷内也不过是一片荒地,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开垦和发展,他们壮大到五千多人,开垦出两万多亩田地。
虽然山谷内很贫瘠,种出的粮食不多,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们依然愿意躲在这山里生活,只因为在这里他们还有一口饭吃,而一旦离开这里,他们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徭役,哪怕日子在贫苦,他们也是能活的下去的。
山谷四周高山林立,唯有南方只有一座稍微矮点的山峰,一条小河从群山中缓缓流出,穿过狭长的山谷流入南方的山坳。
小河两侧被开垦出一片片农田,农田种的都是小麦,此时已是一片金黄,眼看就到了该收割的时候。
杨明昭和陈不渝并肩走在河边的田埂上,看着金黄的麦田,一脸轻松的说着话。
没错,跟杨明昭在一起的就是陈不渝,至于两人是如何碰到一起的。
这话要从五年前说起。
五年前,杨明昭二十一岁,成亲四年,孩子已经三岁,在星月岛上待得有些无聊,就跑来大荣游历。
年轻人想要外出游历,杨正山自然不会拒绝。
杨明昭从福海省登陆,一路走过福海、江南、云桂,最终来到了巴蜀。
而那时候陈不渝和他的父亲陈定安已经杀官造反六年,不过那六年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好,杀官造反必然会遭到官府通缉,他们虽然可以躲在山里,但是山里什么都缺,他们又不敢进城,只能劫掠一些商队或者官差押运的物资。
为此,陈不渝的父亲陈定安还在一次抢劫中身负重伤然后身死,陈定安死了,陈不渝就领着上百族人继续做山贼。
然后他们劫到了杨明昭的头上,结果无需多说,就陈不渝这些人的实力,在杨明昭面前根本不够看的,更何况当时杨明昭身边还带了好几个随从和护卫。
不过陈不渝他们想来是只抢东西不杀人,杨明昭见他们说只要财货不杀人,也就没有动杀手。
陈不渝被擒,杨明昭就问他为何当山贼。
在陈不渝的讲述之后,杨明昭深表同情,最后也就把他们放了。
一开始杨明昭也没想过做山贼,可是他在去了夔州府之后,居然遭到了官差的勒索。
山贼劫我,我不生气,可官差居然敢勒索小爷,真当小爷是吃干饭的。
杨明昭一生气就杀了七八个官差,再之后他在巴蜀遇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后他遇到了一群官差在一个村子里强征赋税。
二十多个官吏差役居然在村子里强抢,杨明昭又把人给杀了。
但问题来了,他杀了官差可以一走了之,可剩下的村民该怎么办?
这些村民肯定不能留在村子里,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杨明昭就带着数百村民找到了陈不渝,请他帮忙照顾这些村民。
不过当时他依然没有入伙,只是让随从买了一些物资送给了陈不渝。
杨明昭回到了星月岛,在星月岛大半年,但心里总是不放心那些村民,毕竟那些村民是被他牵连的。
如果当时他不杀人,这些村民或许会遭到一些伤害,但并不需要逃离家乡躲进山里沦为野民。
所以他又跑来了巴蜀,又找到了陈不渝。
随后几年他每年都会来一次巴蜀,每次都会给陈不渝带一些物资。
一来二去,他跟陈不渝也就混熟了。
一晃五年过去,杨明昭就成为这座山谷的大股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