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病重的延平帝 (第2/3页)
范围之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文武百官的矛盾越多,朝堂上的派系越来越多,相互之间争斗也越发的严重。
到如今内阁、六部、六科、都察院、大理寺等等官衙,一群官员只知道斗来斗去,反而安心的做事的人没有几个,因为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你什么事不做,都有人盯着你鸡蛋里挑骨头,而一旦你做事,那更是会有无数人给你拖后腿,甚至还还会有很多人想要抓住你的错漏之处拉你下台。
一来二去,朝堂形成了不能做事,不敢做事的风气。
上到内阁,下到各地府衙县衙,大体上都是如此情况。
而陈昭钧作为太子,他在朝堂上观政十余年,他的一切都是延平帝教的,剩下的就不用说了。
延平帝的那一套,他学的很全。
“还有两个人,父皇一直给你留着,平远布政使陆文渊和宁远府知府林展,如果有一天朝堂上局面无法控制了,你可以将他们召回朝堂!”
“只要他们两个能回朝堂,定能稳定朝堂的局势!”
延平帝声音微弱的说道。
这是他留的后手,一旦朝堂失控,他就会将陆文渊和林展调回京都。
不过他没有用上这个后手,那就留给儿子用。
至于为何他觉得陆文渊和林展能稳定朝局,原因很简单,陆文渊和林展代表的是杨正山,准确的说应该是辽东系。
杨正山离开大荣已有十余年,但杨正山留下的影响力依然还在。
重山镇依然是杨氏一族的根基所在,腾龙卫依然被余通海以及乌、韩、张、谢、薛六家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除此之外,杨氏一族这些年还涌现出一些文官,虽然出类拔萃的没有几个,但也有小猫三两只。
但重山镇、辽远省两地的官员和士子大多都与杨氏一族和腾龙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辽东系也算是朝堂中的一个派系。
不过辽东在朝堂中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只是汇聚着陆文渊手底下,在辽东偏安一隅。
这些年,大荣最安稳的地方就是辽东,虽然辽东官场也存在很多问题,但相比于其他地方,辽东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如果缺银子,可拿那几家皇商开刀,他们越来越过分了!”延平帝继续说道。
“儿臣明白!”陈昭钧道。
在这对父子眼中,那些皇商就是一头头肥猪,什么时候缺肉吃了,他们就什么时候宰杀。
延平帝气息弱了一些,但还是坚持的说道:“还有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派人去星月岛请你师父回来!”
杨正山在星月岛自然不是什么秘密,而延平帝对星月岛的情况也十分的清楚。
星月岛的强大即让他感到忌惮,又让他觉得可以依仗。
这也是他这十几年没有对重山镇和腾龙卫动手的原因。
杨正山远居海外,这让他心安很多,也让他觉得杨正山更加值得信任,毕竟杨正山是舍弃了大荣的荣华富贵,也没有贪恋大荣的权势。
杨明志、杨明浩先后辞官,更让他觉得杨正山可靠。
在他心里杨正山是个知进退的聪明人,因此直到如今,杨正山在他心还是一个可靠的臣子。
“儿臣明白!”陈昭钧情绪低沉的说道。
他与杨正山还有师徒情分,不过这份师徒情分很浅薄,说实话他已经早就将杨正山这个师父丢在天边去了。
这么多年,他都没有跟杨正山联系过。
“你知道就好!将张明忠叫过来吧!”延平帝道。
片刻之后,张明忠等一众内侍都进来了。
延平帝下旨命陈昭钧监国,让陈昭玄就藩。
两道旨意传出去之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已经明白延平帝这是命不久矣。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大荣各地。
朝堂上的纷纷扰扰暂且不提,延平帝病重,旧皇新皇交替之际,定然会引动天下局势。
消息传出,大荣天下很多隐藏在暗中的人和势力就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准备跳出来。
云桂省,黎平府西部的苗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