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六百一十九章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

第六百一十九章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

    第六百一十九章杨家这根大腿够粗够壮 (第1/3页)

    听到李大贵的话语,李宝山缓缓坐起身来,“阁下是什么人?”

    “我与你有一面之缘,或许你还记得我!”李大贵道。

    李宝山握着长刀挑开幔帐,看着坐在他床榻旁边的身影。

    房间内的光线很暗,他只能看到一道身影,根本看不清来人的面貌。

    “能否点燃烛火?”

    李大贵若无其事的拿出火折子,将旁边的蜡烛点上。

    跳动的烛火燃起,漆黑的房间内多了一片光亮。

    李宝山走下床榻,穿上靴子,然后这才仔细观察李大贵的面容。

    “阁下是?”

    可惜他并不记得李大贵!

    李大贵也不在意,拿出杨明昭的信件递给他,“这是我家公子给你的信!”

    李宝山迟疑了一下,但他还是接过了信件。

    就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

    眼前之人肯定不是他的熟人,但对方既然说与他见过,那应该与他打过交道,或者应该说此人所在的势力与他打过交道。

    而且可以确定此人跟城外的叛军有关。

    除了城外的叛军,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人会在这个时候深夜来访。

    打开信件,他默默看着信中的内容。

    杨明昭的信很长,不但表面了他的身份,还说明了太平县的情况,甚至还把接下来他会如何处理城内的官吏和富户说的一清二楚。

    这其中自然包含李宝山所代表的李家。

    杨明昭自然不会对所有的武道势力赶尽杀绝,只要愿意投靠他的武道势力,他也会给与优待。

    在分田时,会给他们多留一些田地。

    同时还会将一些赚钱的生意交给武道势力来经营。

    比如李宝山所在的李家,杨明昭就答应拿出十座盐井作为分田的补偿。

    除了田地之外,李家还能保留城内的宅院和店铺。

    其实真算起来,李家只是吃一点小亏而已。

    盐井肯定比田地更赚钱,但是对于杨明昭来说,田地的意义要比盐井大。

    田地可以分给普通百姓,盐井却无法分给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经营一座盐井。

    由李家来经营盐井,李家也要雇佣灶户,只要能保证灶户的收入,保证井盐价格的稳定,那就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至于盐井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哪些不愿意投靠的大户或武道家族手中抢。

    简单来说,就是打一批拉一批,拿打死的那一批的资产来拉拢那些愿意投靠的武道势力。

    如此杨明昭才不会成为所有武道势力的公敌,同时也能获得大量的田地分给百姓。

    当然,这只是对武道势力的优待,如果是普通的乡绅地主,那就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配合分田的话还能保留浮财,不配合的话让男人去服劳役,让女人改嫁。

    造反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意味着财富和利益重新分配。

    杨明昭正是想通了这一点,才制定了这些计划。

    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原则,名声太差的武道势力,就算是主动投靠他也不会接受。

    李宝山看完信中的内容后,目光落在了最后的私印上。

    “杨家四爷杨明昭!”

    他心中默默回想着,他对杨家还是有些了解的。

    比如杨正山有四个儿子,比如郁青衣是杨正山的续弦,比如杨家四爷是杨正山和郁青衣的亲儿子。

    这些都不是秘密,以前在演武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

    “四爷为何会在这里?”李宝山问道。

    李大贵咧嘴一笑,“这个说起了有些话长,你只需要知道四爷是太平军的首领就行了!”

    李宝山点点头,尔后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

    “老侯爷还好吗?”

    他说的老侯爷自然是指杨正山,不是指杨明诚。

    “好得很,都出去游历三年了,到现在都没有回家!”李大贵道。

    “所以这事老侯爷并不知道!”李宝山道。

    “不知道!”李大贵道。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老侯爷认同此事,在下会毫不犹豫的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