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天武皇帝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天武皇帝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天武皇帝 (第1/3页)

    建兴五年四月中旬,陈恒昌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江南。

    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江南乃是大荣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江南武者最多的地方。

    可是却被陈恒昌如此轻易的拿下了。

    真的是拿下了,而不是攻下了。

    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叛军所过之处,无论是官府还是豪族都没有任何反抗之举。

    而叛军入城也保持着秋毫无犯的姿态,仿佛他们才是官兵,而非叛军。

    不对,就算是官兵入城都要折腾一番,可他们入城却没有任何折腾。

    陈恒昌这边拿下了江南,大梁王那边也没有闲着,一县一府的吞没着整个陇南。

    不只是如此,大梁王的势力还在山河省急速扩张。

    如果说陈恒昌靠的是皇族的身份,那大梁王靠的就是反贼的名号。

    随着大梁王的势力不断壮大,原本很多在山河省流窜的流寇纷纷跑来投靠。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八股流寇投靠了大梁王,还附带了两座府城和十几座县城。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梁王的兵力越来越多,名义上大梁王的叛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兵力,实际上大梁王能控制多少叛军,还要问他们自己。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荣的局势越发的动荡。

    六月初,又一个惊天的消息传遍了大荣。

    蜀州城破,太平军攻下蜀州,这意味着朝堂失去了对巴蜀所有的控制权,整个巴蜀彻底被四路叛军给瓜分了。

    不过这个消息还不到惊天的地步,因为大家都明白蜀州城破是早晚的时候。

    真正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是太平军居然投靠了大梁王。

    没错,太平军首领杨照投靠了大梁王,被大梁王封为镇南大将军,总领巴蜀一切军政事务。

    有了太平军的投靠,大梁王可谓是如虎添翼。

    此时大梁王已经占据了整个陇南省,小半个巴蜀省和小半个山河省,麾下大军将近六十万,其声势之大还在陈恒昌之上。

    陈恒昌也仅仅只是占据了江南和半个云桂而已,麾下大军只有不到三十万。

    虽然陈恒昌坐拥江南这片富庶之地,但论兵力他远远不及大梁王。

    陈恒昌有神阳教支持,但他起兵比较晚。

    陈恒昌起兵时,大梁王已经名震陇原三省。

    而如今大梁王几乎已经成了所有流寇的领袖。

    至于太平军为何投靠大梁王,原因也很简单,杨承业和杨明昭想为这场乱世添一把火,为大梁王助助威。

    名义上杨照投靠了大梁王,实际上杨照的太平军还是一支独立的叛军。

    太平军占据的地盘依然归属于杨照管理,也就是杨明昭。

    太平军投靠大梁王之后,大梁王的声威更胜从前,更多的流寇纷纷前去投靠。

    八月份,陇西省诸多流寇投靠了大梁王,大梁王占据陇西过半的府县。

    九月份,巴蜀九天王和黑虎王宣布改旗易帜,投靠大梁王,被封为镇国将军。

    巴蜀九天王和黑虎王投靠大梁王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太平军投靠了大梁王,逼得他们也不得不投靠,否则他们就要被太平军给收拾了。

    现在好了,大家都是一个阵营了,咱就别互相攻伐了,各自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

    时间进入十二月,杨照主动联系九天王和黑虎王,很快三方达成协议,一同出兵,征讨蜀南行都司。

    名义上,蜀南行都司还是大荣朝堂的都司,虽然马贺也打着拥兵自重的主意,但他并没有扯旗造反。

    三路叛军围攻马贺,结果无需多说,马贺很快就败逃了,不但丢了巴蜀南部的地盘,连蜀南行都司的地盘也丢了,只带着几百亲兵逃去了安西镇,投靠了肃宁侯孙云波。

    然后大荣西南的局势就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