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422章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

第422章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

    第422章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 (第2/3页)

淡了人物设定上的背德感。

    但总体而言,这种人设和剧情,还是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可偏偏是这种作品,梦子却在《洛丽塔》里得到了一种救赎感。

    “为什么呢”她百思不得其解,便直接求助于原作者北川秀。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困扰了前世无数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

    《洛丽塔》的剧情和设定,让它还没面世就被狠狠封禁,无论什么改编作品都被禁止销售,在50年代的许多人眼里,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一头洪水猛兽。

    但多年的封禁结束后,得见天日的《洛丽塔》用超量销售和经典影视剧改编瞬间打烂了所有评论家的脸。

    你无法否认,读者就是爱它,爱到无法自拔。

    为什么,这种“变态”作品能畅销?

    里面的主题思想甚至是西方人最谈虎色变的“xx癖”。

    难道西方人骨子里都是变态么?

    “你能感觉到救赎和没那么强的恶心感,应该是我着重刻画‘欲望深渊的悲剧’这点,引起了你内心深处的共鸣。”

    北川秀作为一个后来者,脑子里有无数顶级文学评论家对《洛丽塔》的分析,很快就解答了梦子的疑惑。

    “‘欲望深渊的悲剧’?”梦子似懂非懂。

    北川秀点了点头,解释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性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为忠诚和背叛,更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涉及生活伦理的家毁人亡的故事和一个关于刑事法律的情杀案件。

    我相信很多读者和评论家看过它以后,大概率会把以上几点归类为《洛丽塔》的悲剧核心。

    在我看来,它的悲剧深渊乃是源于——欲望。

    在所有涉及色情的语言之下,我都在竭力以‘欲望’为主题进行严肃叙事。

    西方文学史上曾有一个常见现象——作为表象的‘淫秽’无处不在的存在于严肃文学之中。

    从《圣经》时代开始,‘原欲’和‘原罪’就被并置在一起。

    你还记得我写的《失乐园》吗?

    虽然那部取材自村松友视老师的亲身经历,大家都认为它主要在反映中年人的爱情缺失感和社会存在迷茫感。

    但其实深层次上的表意,也是对欲望的解剖,以及欲望造成的悲剧深渊的可怕。

    不过和《失乐园》不同的是,《洛丽塔》的赎罪之路不是由于羞愧,而是由于智慧所产生的内心自省,这是《洛丽塔》的意义所在。

    也应该是你所谓的救赎感。”

    北川秀很少很少与人讨论非常细节的文学创作手法,即便是几次的大学公开课,他也不怎么往细节里说——

    因为他觉得自己真正的文学理解远不如那些钻研出这些理论的大师们,拾人牙慧还行,让他做剖析和解释,他怕自己错漏百出,班门弄斧。

    可提问对象是梦子时,他总是很乐意去解释和深入探讨。

    他们是爱人,是一生的挚爱,彼此的陪伴,梦子在这四年里早已彻彻底底成为了他人生的一部分。

    和梦子交流这些,北川秀毫无负担,也更放得开。

    梦子一边点头,一边像学生般拿笔和纸记录着北川秀的“长篇大论”。

    她也很享受与北川秀的这种讨论和交流。

    这看起来像是编辑与作者的交流,完全的职场化和学校化,常人看来,可能会误解为两人的感情不太好,关系更像是上下级。

    可实际上,每每这种时候,梦子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北川秀身为丈夫的爱意。

    她没法表达内心中这种细腻的情感变化,只能用拥抱和亲吻来反馈情绪。

    北川秀倒是很能体会这点。

    原来原历史中一直被大家认为是“怪胎夫妻”的村上春树夫妇就是这种状态啊。

    难怪村上会当着媒体的面说出“我的第一个读者永远是我的妻子,我也愿意为她修改无数次手稿”这种话。

    比起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妇,他们有精神上的纽带和维系,感情看似平淡,实则深入骨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