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北川老师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 (第3/3页)
们要做的便是让《文艺》不断对北川老师脱敏,有朝一日可以即便没有北川老师,它依然能屹立在纯文学市场之巅。
偏远地区的销量上涨原因查过了吗?是销售滞后性,还是读者口味发生了变化?”
斋藤玲奈也同样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早有准备的河田莉子立即回答道:“数据部和我们公关部的人都调查过了,总体销量上涨一个百分点,这不是正常涨幅波动。
前线调查员的调查结果是,偏远地区更钟情《文艺》的原因是在《大众》身上。”
“《大众》?你是说北川文娱旗下的《大众》吗?”
斋藤玲奈摘下黑框眼镜,扭头看向河田莉子,
“我记得《大众》近期连载的作品只有《鬼来电2》吧?这和我们《文艺》有什么关系?”
“准确说,影响到偏远地区读者审美的是偏远地区的《大众》编辑部基站。”河田莉子第一次看到调查结果是,表情比斋藤玲奈还要愕然。
可事实就是如此。
《大众》是唯一一个在日本偏远地区还设立编辑部基站的头部文学杂志。
众所周知,老龄化加少子化的严重影响下,日本国的人口快速萎缩,大家都集中在几大都市圈,类似伊豆、北海道、四国岛之类的地方,除了原住民外,已经鲜有新人加入。
这种市场几近干涸,没必要去拓展。
可现在看,这些枯竭市场竟然有抬头的趋势!
斋藤玲奈记得《大众》编辑部偏远地区基站的负责人是好友小林知世的男友石田泰淳,昔日被誉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斋藤玲奈”的新人编辑。
当初他任性地离开《大众》总部,放弃成为副总编的可能,一度沦为业内笑柄。
时至今日,梦想or金钱,这个终极命题似乎得到了解答。
石田泰淳用双手给出了答案。
梦想or金钱?梦想and金钱!
“他是怎么做到的?那些地区的读者数量那么少,他是怎么激活新读者的?”
《大众》的效益都能辐射到《文艺》了,说明这些地区的市场激活度远超斋藤玲奈想象。
“具体还在调查中,不过从一些业内人士和我们在《大众》的眼线的反馈看,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那个石田泰淳编辑。
他,好像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
河田莉子提及石田泰淳,眼中难得露出了敬佩之色。
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提出去郊区开荒,甚至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也要打出一片天。
日本国的职场里不乏这种钻牛角尖的人,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敢在质疑声中去做一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他竟然还做成了
“小林同学找对人了呐”斋藤玲奈低声感叹道。
她还记得当初北川秀说要招募石田泰淳时,不少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大众》才创刊,引进那种考博失败的学生党,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
但北川秀只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相信石田桑能做到”。
他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眼光啊!
斋藤玲奈下意识掏出手机,想发一条恭喜的短信给北川秀,但扭头看到窗外的云朵,意识到此时没有一点信号,只好将手机放回,然后拿出MPMan Japan1,戴上耳机,聆听起坂井泉水的经典曲目《不要认输》。
大家都在向着更好的人生进发。
我也要加油啊。
斋藤玲奈想到此次挪威行的重要任务,悄悄竖起小拳头,为自己打起气来。
十八个小时后。
斋藤玲奈与河田莉子顺利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机场。
挪威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国家总人口约500万,是典型的西方发达小国。
因和瑞典共同掌控着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诺贝尔文学奖,挪威文学界在西方名气不小,国民对文学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两人下了飞机,瞬间被四周高高支起的文学作品宣传牌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