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登基大典 (第2/3页)
问过太子的意见,当时的确是这么个谋划,而赵无眠之所以不上套,恐怕就是因为他当时就猜出洛述之的目的了吧。
事态已是如此,再懊恼也无济于事。
这能怪得了谁?只能怪洛述之野心太大,什么都想要,也只能怪他们低估了赵无眠。
洛述之本以为赵无眠去晋地是找许然杀林公公去了,谁TM知道他就是奔着晋王那二十万大军去的,而且还真让他拿到军权了。
所以林公公才会推荐用行刺这种下下之举。
洛朝烟还好,她明显就是赵无眠的傀儡,但只要赵无眠一死,她能掀起什么风浪?
一个自小待在归玄谷养花弄草,不惹世事的公主,要不是因为许然和苏总捕支持她,洛述之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子了。
洛述之沉默片刻,忽然道:“如果我们可实时得到晋地信息就好了。”
林公公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宫外的鹅毛大雪,沉默不言。
洛朝烟与赵无眠都跑去抵御戎人,这已经是年前的消息,关于赵无眠最近的消息就是除夕前在太原杀了归守真人与董玉楼,而后便不知所踪,就连洛朝烟也是如此。
洛朝烟说是在边关抵御戎人,但洛述之派去的探子根本就没找到她人在哪儿……就算找到了,消息传过来也得一天一夜。
所以目前洛述之还摸不准洛朝烟与赵无眠的想法……他们两人是打算拼着大离江山破碎也要和他洛述之打到底,还是想先息事宁人,全心抵御戎人,而后徐徐图之?
情报太少,不好分析。
洛述之再怎么样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除了赵无眠,谁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所布置?而且赵无眠也没证据,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推测,就连董玉楼董文祯两兄弟,在外都是晋王麾下,而不是他冬燕之人。
所以就看赵无眠敢不敢拼着戎族大肆扣关的此刻,领兵打京师……若他真敢打,洛述之便稳坐大义之名,自可调集十万中央军,以及号召各地武勋‘护国’。
目前还掌握兵权的藩王只有燕王,蜀王,越王,但这三位藩王的兵力都不如赵无眠,而且除了燕王,蜀王与越王距离京师太远,没有个把月根本赶不过来。
西南军,东南军也是同理,时间太紧张,要知道楚地水师跑至琅珐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此刻一时半会还赶不过来,唯有位于燕云的北辽军能在一月之内赶来。
西南军,东南军,北辽军,中央军便是朝廷兵马,不过唯有十万中央军单听命于洛述之,其余三军,皆由朝中武将统领。
这些地方军,如非大事,否则一般动弹不得,但赵无眠起兵靖难自然就是天大之事。
洛述之轻晃茶杯,望着水面上的茶叶,口中淡淡道:
“若赵无眠真想领兵靖难,效仿父皇之举,单是山海关便足以挡下晋军月余时间,更何况戎人还在扣关,前后夹击晋军,他很难打进关内……
今时不同往日,当初光佑帝行刺楚王,谋害血脉至亲,各地武勋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楚王,这才听调不听宣,如今不同,单凭尚在关内的十万楚地水师,不可能在三月之内拿下京师,而三个月,足以让各地武勋赶来护国,所以此刻的关键点,已是我与赵无眠谁生谁死,谁活着,谁就是赢家。”
赵无眠与洛朝烟手握二十万晋军与十万楚军,这兵力就是称帝的资本。
而洛述之身为太子,称帝谁也挑不出毛病。
两人目前单靠兵力,谁也奈何不了谁,赵无眠有大军,洛述之也能拖时间让各地武勋护国。
所以关键点才会是两人生死。
赵无眠一死,洛朝烟不足为虑。
洛述之一死,继任皇帝者只能是洛朝烟……至于嫡长孙?他敢即位,第二天就得‘背后中箭死于自杀’。
有三十万大军,就当如此。
林公公思琢片刻,而后轻叹一口气,“关乎皇位的国本之事,最后的关键点,竟是和江湖事一般无二,无外乎‘横竖’两字。”
“江湖也好,朝堂也罢,有人便有江湖,有人便有政治,有朝堂,不外如是。”洛述之放下茶杯,撑起侧脸,另一只手在桌上轻轻敲着,眉梢轻蹙。
他沉默片刻,而后低声自语,“便是我死,也绝不能让赵无眠活,他若胜,朝烟即位,那这大离江山,究竟是姓赵,还是姓洛?”
“老奴晓得。”
洛述之长身而起,来回踱步,继而淡淡下令,“封锁坤宁宫,不得让皇后有半点消息传出,且以‘皇后心病’为由,生擒赵无眠……当然,是要生擒之余,失手误杀。”
洛朝烟什么都没做错,洛述之不能杀她,否则便要落个和光佑帝一样的下场,但赵无眠可不一样。
皇后心病,就是天然的理由。
此刻就算是皇后忽然病好了,洛述之也得让她继续病着。
林公公俯身领命,而后犹豫少许,道:“我们早便派了冬燕杀他,如今无果,单靠‘皇后心病’召集天下好汉,恐怕也难杀,而且单是这个理由,恐怕也不足以让赵无眠深陷绝境。”
“自然不止这一个谋划。”
……
等林公公告退后,洛述之手持三柱香,来至尚雪生的碑位前,恭恭敬敬插上三炷香,而后低声道:
“两位武魁都奈何不得乌达木,此次没能杀他,是孙儿之责,此刻登基在即,已是无力再行谋划,只等未来……若此次是我胜了,自当不遗余力,而若是赵无眠胜了……”
洛述之微微一顿,沉默片刻,继而淡淡道:
“他能败我,便不会输给乌达木。”
说罢,洛述之一挥袍子下摆,朝碑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一天后,大雪依旧,偌大的京师被漫天风雪包裹。
鹅毛大雪落在脸上,便是刺骨寒意。
但京师张灯结彩,满街灯笼的喜气无疑是将这寒意冲刷殆尽。
大内各大门前,已经聚满了乡绅百姓,江湖游客,市井闲汉,红尘女子……他们身份不一,阶级不同,但都聚在此地,自不可能是游行示威。
按照大内令官所言,太子洛述之即位后,会身着龙袍站在大内城墙之上走上一圈,和京师百姓们见见面,说说话……主要还是让百姓们知道,当今皇帝就是他,大离再不是群龙无首之境。
至于打造亲民人设之类的,倒不是那么重要。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