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翠风(第二卷,完) (第3/3页)
”
老妇人回忆了下,而后才道:“太子被赵无眠杀了,而赵无眠本人以太玄宫反贼的身份,将这‘刺王杀驾’的罪名给担了下来,倒是为公主扫平了前路……”
说着,老妇人又上下打量了几眼老道士,“你的主子败了,是你站错了队,趁着公主忙于登基,无力管你,还是先自愿退去‘国教’之名吧,这样还说不得还能保个平安,不至于公主派兵平了你武功山。”
这信息其实不太对,洛朝烟早就主动把罪名替赵无眠揽下了……不过西域距离中原毕竟太远,消息有滞后性也很正常。
闻听此言,老道士沉默片刻,而后没谈这话题,而是提及自己的本来目的,
“赵无眠横空出世,平地惊雷,不可能籍籍无名,据我所知,他此前入宫盗取奈落红丝,后被追杀于晋北秦风山……之后他才改了名,插手国事,而他原本的身份,与谁在追杀他,老道我都有些好奇,根据我的调查,追杀他的人,应当与圣教有关,便想请你帮我查查。”
老妇人将手中茶杯重重摔在桌上,眼神冰冷,“这么多年,你一点没变……为了满足心中求知欲,你才来此地寻我?”
老道士沉默。
老妇人被气得胸膛不住起伏。
便在此时,镇上有人喊道:“京中传来消息,大离皇位已定……”
事关皇位更替,其实江湖各方都在关注着,如今一有消息,便有人沿街叫喊,也并非稀奇之事。
两人皆是闻声看去,眉梢微蹙,往下听去。
姑苏之地,青山绿水,不似京中大雪连天,此地天朗气清,好一副风景秀丽之所。
但苏州城内,却是悲云笼罩,不少人身着丧服,面露悲色,用骏马拉着棺材,行于街上,哭声不止。
姑苏世家,梅家的长子梅崇阳死在偏头关,虽乃‘殉国英雄’,却是死不瞑目。
梅家家主梅立均回乡之后,在家闭门不出,直到今日,才着手准备丧事。
无怪于他,谁让他连梅崇阳的尸首都没有呢?那棺材里,也不过是梅崇阳的常用之物,用以代人。
堂堂姑苏第一世家,却连让自己的嫡长子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念及此处,自然悲上心头。
在街边酒馆处,一位估摸二十六七的熟美女子撑着侧脸,斜眼望着街边的丧队,淡淡抿了口酒。
在她身旁,还坐着个年岁不大,想必才十二三岁的小女娃,这小女娃虽面容稚嫩,但个子在江南女子中也算是挺高,等过个六年,十八岁后,估摸能比不少男子都高。
而在桌边,还躺了不少闲汉……约莫是瞧那熟美女子容貌绝美,想来勾搭,结果反被撂倒。
小女娃也撑着脸,望着丧队,口中跟唱戏似的用稚嫩嗓音,吟道:“心怀大义,惨死关内,自认殉国,实则为棋,岂非江湖也~”
熟美女子端着酒碗,微微颔首,淡淡道:“算是江湖,但不是心中江湖。”
小女娃咯咯一笑,“真文青,一定是看了太多那人写的小书”。
熟美女子:“……”
话语间,却看丧队忽的停下,两女略显好奇看去,只见丧队面前,街头尽头处,有个江湖客,牵着马走来。
那江湖客佝偻着腰,背着一副棺材,脊背都要被压弯了。
江湖客身上淌血,明显受了伤,但步履坚定,一路来至丧队之前,将棺材放在地上发出闷响,随后才长舒一口气,微微拱手,“在下燕九,此乃梅兄尸首。”
丧队一寂,梅立均踉跄着跑来,推开棺材,瞧见内里之人,眼泪当即落下,痛哭不止,难以出声。
有人问:“这位燕九兄弟,你,你可是将崇阳尸首,自偏头关一路背回姑苏,这其中可是整整千里之远!”
燕九轻抚着身侧骏马,微微一,“赵无眠尚且独挡两千铁骑于城前,我不过护尸于姑苏,又有何难?”
有人疑惑,燕九提赵无眠此人是作甚?
说罢,燕九又露出笑容,神情虚弱,但嗓音却是止不住的痛快,“谋害梅兄者,太子洛述之,根据在下的消息,洛述之已被赵无眠当场诛杀于太极殿内,好不痛快!”
熟美女子淡淡抿着酒,朝小女娃微微一笑,“此非江湖也?”
小女娃撇了撇嘴。
看了会儿丧队处理后事,便令官骑马奔来,口中沿街高呼:“京中传来消息,大离皇位已定!洛朝烟于正月初九,登基为帝,年号‘归婵’,自今日起,当为归婵一年!”
而后便是登基始末,有一大段,却大都是一人的名字。
“赵无眠年前护送天子入京,于太原潜王府,战鬼魁,夺马而逃!后暗渡陈仓于平阳,化名苏烟然,解小西天之危,得佛门之助力!再至京师,独闯大内,得入东宫,解心中之惑,知太子洛述之为稳皇位,意欲放戎入关,便至晋地,擒戎人大将额日格,乌尔吉,独挡戎骑,得二十万大军,入京师于登基大典诛太子洛述之于太极殿内!”
“其辗转晋京两地,纵横千里,于刀光剑影中,为天子洛朝烟铺平登基之路,后天子领十万大军,领兵进京,由此登基,从龙之功,威耀四海!”
“累功而至,封‘未明侯’!”
等说完了赵无眠的事迹,令官才开始说其余从龙之臣,也就是苏青绮,许然,苏总捕等人,但都只有渺渺数语。
熟美女子望着令官,听着他的话,撑着侧脸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在西域,归一真人与老妇人闻听此言,也是一阵默默无言。
老妇人问归一真人,“何以看待?”
归一真人沉默半响,才洒脱一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总有变数……这变数,被太子遇到了,于是他败了。”
两地距离京师不同,因此得到这消息的时间,其实也不同。
但虽不同时,但反应是大差不差的。
封未明侯……此乃大离新立爵位。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天子专为赵无眠设立的侯爵。
至此,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黑道还是白道,赵无眠不过行动一月有余,便已是名动天下!
晋地,太原,洛长寿坐在王府的焦土之上,听着令官所言,而后哈哈大笑,畅快不已。
他端起身边酒坛,咕噜喝了一大口,而后重重将酒坛摔在地上,“痛快!”
而这一切,都与赵无眠交予洛朝烟的书信无关。
赵无眠的书信,来自苍花楼。
在晋南蒲州,一栋屋舍内,一位怀有身孕的妇人搬着小板凳,坐在一棵柳树下,望着远处道路,面露愁色。
柳树旁,乃是一处小溪,这屋舍依溪而建,风景秀丽。
但妇人心中,唯有愁思,她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但每天等在此地,等来的只有失望。
今天也是如此。
但她也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她只有自己的丈夫。
她爱自己的丈夫。
从日出,到日落,眼看已是黄昏,她还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等的人。
便轻叹一口气,揉了揉酸涩眼眸,挺着大肚子,双手抱起小板凳,回屋取了些衣裳,来至家门旁的小溪前洗衣服。
衣物是她相公的夏装,即便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的相公已经回不来了,却还是机械般的清洗着。
便在此时,透过清澈的水面,她看到了身后一道人影。
她的心头猛然一跳。
回首看去,心间便又是一跳。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身上还缠着血迹斑斑的白布,站在妇人身后望着她。
虽然受了伤,却还活着。
两人默默地凝视着,晋地战乱,戎人入关,此等情形下,两人居然还能团聚?
两人望着彼此,久久无言。
此刻还有什么样的文字,能写出两人心中的情绪呢?
小溪旁的柳树,随风而动,翠绿的枝条,一阵一阵地轻拂在两人身上。
这柳树,是两人今年成亲时种下的。
如今才过了不到半年,便已亭亭立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翠风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