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 第9章 浪子回乡

第9章 浪子回乡

    第9章 浪子回乡 (第1/3页)

    枪魁对未明侯下战书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江南东海,后去势不减蔓延大离江湖各地,引起武林轩然大波。

    但更多的是茫然……这两人怎么要打起来了?

    刀魁羊舌丛云是因先派亲传弟子在京师惹事,结了梁子,佟从道更是江湖第一采花贼,人人得而诛之……可未明侯与枪魁有什么恩怨吗?

    要说唯一的恩怨……或许只有枪魁与萧远暮有杀父血仇,而赵无眠又疑似与萧远暮关系匪浅。

    可赵无眠与萧远暮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没个证据,除了当初龙泉两人有所交集后,江湖再未见到两人同时出现。

    而随口妄议朝廷王侯与反贼头子勾结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若朝廷较真,抓几个典型关牢子里都正常,只是洛朝烟不愿大兴‘文字狱’,加之此举有恼羞成怒,做贼心虚之嫌,因此才没怎么管民间议论。

    不过陈期远给出的理由是先破未明侯再诛萧远暮,比起寻仇,更像是眼瞧江湖风头最盛的未明侯来了,便心血来潮,欲一较高下。

    这倒是很符合枪魁的性子,像他这等枪客,成名前就在打打打,成名后更是近乎挑遍了十武魁……当然,打不打得过另说。

    而赵无眠是近二十年里唯二独诛武魁的高手,难免将他与萧远暮放在一起比较。

    只是陈期远这话,便是想将赵无眠作为试枪石,踏脚板啊。

    江湖谁人不知这位横空出世的未明侯此刻正是顺风化真龙之际?

    若陈期远能一枪将这化龙之势压住,自可枪势高涨……一鼓作气再战萧远暮,貌似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这可不是玄学,对于武人而言,力破强敌后永远只会更快更强,势头便似迎风鼓胀的熊熊烈火,又似飒沓流星只等划过夜空,绝无半点偃旗息鼓之理。

    事实上,赵无眠此刻在江湖人眼中,就是那烈火,就是那流星。

    谁敢挡在他面前,怕是都得称上一句‘逆天而行’。

    但陈期远就是要横枪拦住赵无眠。

    若他败,便是技不如人,说什么都没用,连赵无眠都打不过,还拿什么杀萧远暮?

    可若他胜……那他就是即将划过夜空,绽放光彩的飒沓流星。

    沙沙沙————

    一场小雨不期而至,如烟如雾,好似薄纱笼在临安城外一座小镇。

    小镇不大,只有千余人,唯一值得说道的地方便是仅有的一座青楼与三两酒馆,可在夜色中镇子仍然繁灯初上,在水雾朦胧间隐隐约约。

    江南的建筑不似蜀中那般富有历史古韵,却参差错落,小桥流水,别有水乡韵味。

    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落在镇外,小溪自山内流下,横穿镇子。

    水车立在镇外石涧小瀑布处,正咕噜咕噜转动。

    镇子外乃是一片清澈湖泊,水雾在湖面游荡,一座近百丈长的平底木桥自镇外直通街道。

    踏踏踏————

    踩在木桥上的马蹄声自镇外由远及近。

    桥边盘腿坐着的钓鱼佬听到动静,侧眼瞧去,一匹神俊白马在桥上踱步慢跑,蹄哒蹄哒。

    此镇乃自东海往临安的必经之路,他们也算见多识广眼力不凡,一眼瞧去,此马定是千金难买的良驹。

    再往上看,质地不俗做工精良的马鞍贴合马背,侧方悬挂着一柄黑布包裹的九尺大枪。

    马鞍上则坐着一身着深蓝衣袍,围着漆黑披风的男子,他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只能瞧见没什么胡须的白净下巴,貌似很年轻。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他身前坐着的一位小女娃,粉雕玉琢出落得极为水灵,虽然板着脸,可因为面容太过精致,导致她的冰冷神情反倒有股反差的可爱。

    赵无眠捏着缰绳,打量四周,恍惚间还以为自己来到了什么世外高人的隐居之所。

    瞧这山,看这水,真秀丽啊。

    策马越过木桥,停在一间客栈前。

    赵无眠翻身下马,指尖向上轻抬斗笠望着客栈,连日奔波难免疲倦,道:

    “先在这儿将就一晚,明日入城,坐马背上一连跑几天,屁股都酸。”

    萧远暮轻松跃下马背,并未多言,只是背着小手缓步走进客栈,

    “待会好好沐浴,可别脏兮兮去见师父。”

    这里距离临安不足五十里地,按脚程,其实今晚就能入城,但来这落脚儿是萧远暮提议的。

    赵无眠也琢磨着自己如今要见丈母娘,总归不能风尘仆仆的。

    还没进门,便听内里闹哄哄的笑谈声。

    “老板娘,再上壶听澜酒!”

    “嘿,瞧你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真还喝得下吗?”

    “难得来听澜庄一趟,总得带几壶回去?”

    赵无眠来时问过萧远暮,这镇子名为听澜庄,人口不多,以酿酒成名,最出名的便是听澜酒。

    江湖闻名。

    赵无眠在京师时,偶尔兴起和太后,洛朝烟喝点小酒时,听钟离女官取酒时介绍过。

    当初万国宴生擒岚时,他也提过一嘴,最喜的杯中物便是听澜酒。

    赵无眠对酒的兴趣也就那样,除非气氛到了,否则也不会酒不离身,但师父喜欢,他也琢磨着回去时给师父多带几壶。

    客栈建在湖内,四处木桥连通,与曾冷月的布局有几分相像。

    赵无眠将马儿交给牵马小厮后,踏过木桥走进客栈大堂,内里灯火通明,一股浓郁酒香与热烘烘的暖气混着小雨天独有的泥土味儿扑面而来。

    大堂墙角堆着一坛坛美酒,大多都未开封,约莫便是那大名鼎鼎的听澜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