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 第23章 庐山琐事

第23章 庐山琐事

    第23章 庐山琐事 (第1/3页)

    昨夜一场顶尖武人的厮杀,消息怕是都快传出江右,但打的痛快,事后擦屁股却是难受。

    即便赵无眠与陈期远有意避开,却也拆了好几条街,待修缮完好,至少也得个把月时间,不过庐山被称江右熔炉,工匠众多,这时间倒是能缩减不少。

    庐山县守一大清早便带着随行护卫勘探受损情况,眼神略带错愕,

    “早知武魁能打,不曾想亲眼所见,竟如此夸张……若放开手脚,本官这半生心血怕是都得被拆一半有余。”

    说着,庐山县守微微摆手,“去府库取银票,按花名册,一户户赔偿,此等小事无需未明侯操心……记得派人不动声色去侯爷面前提一句,这银子是本宫替他出……”

    庐山县守微微一顿,斟酌少许,又是道:“罢了,无需专程告诉未明侯,太过巴结,倒是落了下乘……”

    话音未落,忽有人快马加鞭冲进镇子,一眼便瞧见一身官袍的庐山县守,裹风携雨下了马来,抬手递出一封信。

    “可是庐山杨县守?此乃知府急信。”

    “知府?李大人?江右可是有要紧事?”

    庐山县守柳眉轻蹙,抬手接信,确认了下官印,的确是江右知府送来的信无疑,这才拆开一瞧。

    先前领命准备回府拿银子的近卫刚翻身上马,便又被庐山县守叫住,“且慢。”

    回首看去,庐山县守脸色微沉,眼神无奈道:“李大人信中言,这笔银子,他出了。”

    护卫神情微怔,神情古怪,“这才过去一晚上,李大人的信就送过来了?”

    江右知府虽很少过问江湖事,但未明侯要来自己的地盘,自是该尽尽地主之谊,即便见不到赵无眠人,该有的态度,他也少不了。

    “少废话,召集工匠,先替李大人垫上银子,趁早开工,我们……”庐山县守抿了抿唇,想说便是想对未明侯阿谀奉承,他们这小小的地方官都没有资格。

    就是想给未明侯当狗,最次都得江右知府这种品阶……哎,层级分明呦。

    “呵呵。”身边忽的传来一声淡淡笑声,似是讥讽。

    庐山县守眉梢紧蹙,侧眼看去,不远处站着个人,乌黑披风用金线点缀僧纹,斗笠下看不清面庞,单能瞧见冷峻侧脸,长发则用系带绑成一束垂在腰后,身上风尘仆仆……

    是个江湖人。

    以庐山县守的身份,在大街和江湖人起冲突,都算落了身段,更别提此刻未明侯还在镇上,一言不合动怒惹出人命,只会让未明侯觉得他这做县守的没有胸襟气度。

    因此庐山县守只是淡淡看了那江湖浪子一眼便收回视线,翻身上马,冷哼一声,带人去办正事。

    有近卫低声耳语,“大人,不给那江湖人一个教训?”

    “我辈朝臣,自有气度。”庐山县守说着,回首用眼角余光望去,神情忽的一愣。

    人呢?

    短短几句话的时间,身后哪还有什么江湖浪子的踪迹。

    初夏的第一缕风钻进脖子,清爽自然,可庐山县守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来废墟这里观摩武魁交战遗址的江湖人不知有多少,街道两侧酒馆,凡是视角不错的高楼露台,基本都有人就坐,他们侧眼窗外,端着酒杯,指点江山,议论纷纷。

    说什么当时未明侯与枪魁厮杀时,他就在附近,还挡下了未明侯一道余波云云。

    而一间包厢内,一对江湖人坐在桌前,慢条斯理吃饭,只是时不时看向街道废墟,语气唏嘘。

    “刀魁,佟从道,枪魁……赵无眠是要挑翻十武魁吗?”一中年男人眉梢紧蹙,语气冷峻。

    在中年男人对面,一老者吃完放下筷子,抬手合上窗户,继而自袖中取出一小瓷瓶,自内放出一只小甲虫。

    小甲虫爬至老者干枯手腕,张开口器,一口咬下,用力吸食血液。

    老者神情淡漠,并未应答,只是沉默片刻后才道:“是又如何?枪魁都不是他的对手,你我齐上也不过多为他添份刀上亡魂,老实本分做好勘察工作便足以。”

    中年男人稍显不甘心,“昨夜赵无眠昏迷,竟是由一稚童搀扶,可见枪魁即便不是他的对手,却也将他伤得极重,如今正是虚弱之际……”

    “收起你的小心思,莫忘了他当初可是一天之内杀了范无城,又剑破刀魁……真拼起命来,至少你我撑不住,何况他出门在外,怎么可能不带一点护卫?”

    “暗中不知,可明面上就一稚童……”

    两人话音未落,身侧紧闭窗户忽的大开,晨风席卷,风声猎猎,侧眼看去,戴着斗笠,裹着僧纹披风的男子半蹲在窗沿,抬手撑起窗户,望着两人,着重瞥了眼老者手上的小甲虫,淡淡一笑。

    “南诏九黎?”

    中年男子神情大变,当即握上腰间刀柄,正欲弹起拔刀,老者便淡淡抬手,示意不用惊慌。

    老者上下打量了眼忽然出现的男子,微微一笑,“莫惊雪……你不借着赵无眠虚弱之际,解决心腹大患,却跑来寻上我们九黎,意欲何为?”

    莫惊雪放下撑着窗户的手,跃下窗沿,站至屋内,抬手自桌上端起两人喝了一半的酒壶,随意掂量着,随口道:

    “我与他争斗,好让你们九黎渔翁得利吗?”

    老者淡淡起身,拱手行礼,“话既如此……老夫崔向微,九黎五大姓之一,崔家家主,这位是老夫那不成器的儿子,崔晏……”

    话音落下,崔向微顿了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