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拜金时代 (第2/3页)
。
至于被当成神经病,说自己喜欢在家摹仿各种角色。
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读剧本时,就是要浸入人物内心。
所以,理论上,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真话,压根没说谎。
语言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任何传递手段都是片面的。
为何超能力作品中,总有读心术这类能力出现。
就是人们想要真实了解他人。
但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人甚至不了解自己。
就像台上这24位女嘉宾。
她们想要的,真的是豪车,豪宅,有钱又帅的男友吗?
也许是,但大部分需求,都是受到外部影响,莫名其妙添加至了自己的心愿清单上。
别人有的我都得有,还会附加上一堆满足虚荣心的需求。
自己真正想要的伴侣是何样?
不知道。
迷茫,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较之下,那些捞女反而目标清晰,无论是田朴军,还是李嘉欣这种女人,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普通女生强太多。
张远从上台开始,只有两件事做了伪。
首先是他的外部形象。
无论是脸上的面具,还是故意佝偻,散漫的脚步。
这些被女嘉宾们称为“猥琐”。
其实真正猥琐的,是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却内心下流的人。
另一个就是关于他的理想型女性。
他说的是王祖贤和林青霞,因为这俩和她差辈。
说了也没事,俩老姐就算知道了,也就笑笑,甚至觉得他挺可爱。
他也不太会与这俩产生交集。
就算出现“绯闻”,也没啥后续。
他为啥不说巩利呢,这位也差辈……因为真有绯闻!
关键是不能说同龄人。
无论说范氷氷,李冰冰还是与自己合作过的周逊,隔天就得传的满城风雨。
况且对内也不好搞定。
他要说自己的理想型是范氷氷,程好隔俩小时就得给他电话。
“我瞅着,你俩的关系怎么看着不太正常捏?”
王祖贤和林青霞就比较好,是俩符号化的人物。
不光能刺激女嘉宾,也能获得大部分此时代男性的共鸣。
因为张远为了与台里的交易,是把自己“豁出去”了。
但只是上来装一波,以本尊露面,保准没人会灭灯,上赶着要他。
也能带来巨大的流量。
但话题度就小了很多。
说到就要做到。
我说让这节目火,他就必须火!
而且我也不能为了“火”,就让自己形象负面化。
不值得。
毕竟毁人简单,做人难。
所以他的策略就是“不讨好女性,反而站在男性这一边”。
“现在你们都后悔了吧?”孟非笑着指向那些女人。
“但已经灭灯,就没有后悔药了。”
现场充斥着欢呼声,不断有人呼喊他的名字。
“谢谢,谢谢大家。”张远双手合十,与观众打招呼。
“张远,我是你的粉丝。”
“早知道是你我绝对绝对不会灭灯的!”
“我喜欢你好多年了。”
这时候女人们拿起话筒,开始发言,表达善意。
“可你们已经灭灯了。”张远也回道。
“那不是不知道是你吗?”
“可那就是我。”张远指了指自己:“我只是暂时卸下了我的外部形象。”
“展示真实的自己。”
“可你是明星啊!”
“你赚很多钱!”
“几年前没出道的我,也没钱。”张远摇摇头:“如果是前几年的我站在这里,也会被灭灯的。”
“我也曾没钱,没工作,没事干,成天躲在狭小潮湿的出租房里看不到未来。”
“就和很多如今的年轻男生一样。”
“他们在生活中,也会被很多女生‘灭灯’。”
“现在应该不会有女生对你‘灭灯’了吧?”孟非调侃道。
“不不不,没有人能让所有人满意。”
“只要我自己没对自己‘灭灯’就好。”他回旋了过去。
“那你对爱情有什么独特的认知吗?”
“就和普通人一样。”
越多越好……不是,看对眼就好。
“他还挺会装的,我刚才都没认出来。”电视机前的刘晓丽边喝茶边说道。
“我觉得他说的挺好,年纪轻轻的男孩子,哪有会有车会有房。”
“拿这个当标准,那年轻人就都别结婚了。”姥姥表示赞同,大概理解了张远的意思。
刚建国那会儿,谁都又穷又累,整个国家一穷二白。
男女交往时,大多就图对方身体好,人品好,外加成分好。
所谓的成分好,是工农阶级。
就像本山大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所说,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
后来,有了三转一响,结婚得有物件陪着。
还得看对方是农民还是工人,是城市还是农村户口。
到了现在,得有房,若能有车就更好了。
再往后,房车都是“必备”,还得有彩礼,有首饰。
月入过万是基础,甚至会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