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道友们请自重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极北溟地

第三百八十八章 极北溟地

    第三百八十八章 极北溟地 (第1/3页)

    鲲鹏有些不确定的指着自己,看着那小册子上所描绘的内容。

    “您家?”

    姜临眨眨眼,道:“和您?”

    “嗯……”

    鲲鹏仔细的辨认着,说道:“虽然不知这图是何人所画,看似粗糙,但实则气韵贯通,灵气十足,其上内容,只要是见过,便能一眼认出来。”

    说着,鲲鹏一指那波涛大海,道:“这海不是东南西北四海,而是位于北海之北的极北溟地。”

    “那地界,真要算起来,属于北海的一部分,但却常年冰封,只有每九千九百九十九年,至阳时至阳日,方能解冻那么一天的时间,与北海交汇。”

    “万物分阴阳,阴阳造化万物,这极北溟地,就是三界中人间界的至阴至寒之地,而每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一次的解冻,也应了阴中生阳之理。”

    “只有这小岛……”

    鲲鹏又指向那圆乎乎的,看起来弧度非常完美的小岛,道:“应当就是我了。”

    姜临闻言恍然,道:“您的意思是,这小岛,是您的大鲲化身,趁着解冻之时,浮上海面,因身形之大,故而看似一个小岛?”

    鲲鹏点点头,有些怪异的说道:“昔年,我未曾证道之时,不,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未曾生出灵智之时,也未曾有鹏之变化,只有鲲之身,隐于溟地深处。”

    “因溟地之冰封,乃生灵绝地,即便是我当初的鲲之身,想要在冰封之时的溟地之下存活,也只能屏气凝息,仿佛一块寒冰一般,与溟地融为一体,如此,方才有了日后证道之机。”

    “也只有每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一次的解冻,当时的我才有机会浮上水面。”

    “万年自封,换来一日自由,也正是因此,我才领悟了从至缓到极速的真意,方才有了鹏之变化。”

    姜临明白了。

    说白了,鲲鹏在诞生之时只是一头先天大鲲,即便是这般的跟脚,在溟地想要生存,也只能降低自身的身体机能,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活动,节省能量。

    每万年才能上来换一口气。

    其实这也暗含阴阳之理,从极端压制自身身体机能,一切行动都无比缓慢的鲲,到展开大翼,以极速翱翔九天的鹏。

    从至缓到极速,也属于阴阳变化的一种。

    而这小册子上所描绘的,正是上古之前的鲲鹏,在极北溟地活动之时,趁着解冻上来透气的画面。

    可问题是……

    姜临有些苦恼的揉了揉眉心。

    按照之前的经验,这小册子描绘的,就是七魄神物所在的位置。

    可问题是,现在鲲鹏就在自己身边,而且如果鲲鹏没认错,那么这副图的时间跨度,已经来到了将近四个大纪元。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要知道,鲲鹏证道于太古末,上古初。

    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一直到现在。

    这个时间跨度可太大了一点。

    而且按照这小册子上之前几副图的某些规则,所描绘的一般都是七魄神物一开始出现的位置。

    也就是说,这第六件七魄神物所出现的地点,是在极北溟地,将近四个大纪元之前的某次鲲鹏上浮之时。

    这么大的时间跨度,这件七魄神物,还会在原地吗?

    “您有印象吗?”

    姜临看向了鲲鹏。

    按照小册子上的规律,七魄神物都是突然出现的。

    而且,除了大天尊御座之下的那件之外,其他的几件,都是在某位大神通者的身边。

    包括自己老头子,后土皇地祇,以及天人始祖。

    鲲鹏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而大天尊御座之下,也能解释的通,大天尊的御座本身,在位格上绝对堪比一位大神通者。

    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位继承了天帝冠冕的杨戬。

    位格是肯定够的。

    那么,按照这个规律,会不会这第六件七魄神物,其实一直都在鲲鹏的身上,而鲲鹏一直都没有察觉到?

    “没有。”

    鲲鹏微微摇头,道:“关于法师在找的东西,我有些猜测,但对类似的物件,真的没有任何印象。”

    所以,东西并不是在鲲鹏的身上?

    姜临并不怀疑一位大神通者的感知和见识,更何况,鲲鹏显然知道很多和自己有关的秘辛。

    其实也对,当时的鲲鹏,只是一头先天神兽,而非是大神通者,天生位格是够的,但境界修为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