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华娱这个青梅有点呆 > 第119章 各有谋划

第119章 各有谋划

    第119章 各有谋划 (第1/3页)

    宋词闻言收回张望的目光,不由嘟囔一句:“哦,难怪没看见他们。”

    感受着首映礼现场的热闹喧嚣、人鼎沸,宋词忍不住打趣道:

    “老张,你现在可以啊,人脉甚广,居然能请到这么多人来捧场,这场首映礼办的不下于那些大制作了,很不错。”

    张钊摇头苦笑一声:“宋总,您这不是埋汰我嘛,我哪有这么大面子,都是冲着公司实力来的,也是您和王静总把公司底子打的牢,我都是坐享其成。”

    宋词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在意,张钊和腾达文化如今是捆绑的,腾达文化发展的好,也是张钊的功劳。

    想起看到的几位宾客,宋词又随口问上一句:“我刚见你和范兵兵在说话,她不是华亿公司的艺人嘛,我记得咱们和华亿没有合作。”

    “她是自己一个人过来。”

    宋词一愣,随即笑道:“有点意思啊。”

    腾达文化和华亿公司虽然都属于北平演艺圈,但是平日并没有业务往来,两家公司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

    宋词前世就听说过什么“京圈”、“沪圈”,不过上一世不太关注这些,对内里详情不甚了解,这一世因为腾达文化的业务范畴,才去特意去了解过。

    北平是国家文化中心,整个北平演艺圈在国内艺术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总的说来北平演艺圈可分成三派。

    一派是以人艺及中戏、北电为代表的学院派,另一派核心是北平电影制片厂,还有最后一派就是所谓的“京圈”。

    三个派系为影视项目产出,相互之间合作频繁,既竞争又协作,人员关系错综复杂。

    随着影视行业越来越市场化经济化,北影厂逐渐没落改组,“京圈”的影响力随之扩张。

    “京圈”的核心之一就是华亿公司,是影视项目主要的资金提供方,核心人员是郑小龙、王硕、叶大因等大院子弟。

    这些大院子弟,利用父辈的能量和强大的人脉关系,让京圈的艺人更容易获得演出机会和优质项目资源。

    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的这十余年,北平演艺圈火起来的艺人90%都是京圈推出来的,他们捧谁谁红,推谁谁火。

    国内很多早期的一些经典影视作品,都是出自京圈人士之手,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影视行业具有标杆性意义,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审美标准都有一定的影响。

    宋词和王静创立腾达文化之初,其实也和京圈打过交道,但京圈人士行事确实霸道,总想多吃多占让人不喜。

    好在宋词另辟蹊径,让王静收纳了一批北影厂的人,才建立了腾达文化早期制作班底。

    这也是当时《夜店》女主试镜时,张钊想用李小鹿的原因,因为腾达的老班底都是北影厂的人,而李小鹿长辈们在北影厂人脉极广,又通着华影集团。

    再后来宋词凭借重生者先知先觉,在京圈势力还没反应过来时,利用国家院线改制的良机,在南方省份开辟战场,收购院线迅速崛起。

    等京圈人士回过神时,腾达已经初步完成产业布局,不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小角色了,便和华亿等公司一直相安无事,发展到现在。

    张钊凑近身子,贴在宋词耳边小声说道:“宋总,我听说双兵关系一直不好,范在话亿被李压制。

    范兵兵和华亿因此闹的不愉快,今年下半年她和华亿的合约就要到期,恐怕想要改换门庭。”

    宋词若有所思:“你想让公司签了她?”

    张钊点点头,却有此意,顺势和宋词汇报道:“公司艺人经纪业务,男明星这块乔正宇算是被成功扶持起来了。

    但是女艺人,目前王洛丹和吕亿两个小丫头还撑不住场面,以后能不能大火也是未知。

    所以我寻思直接签一位成名女星撑起公司门面。于辛推荐的是高媛媛,公司和她也有接触。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范兵兵更适合。”

    这也是张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