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孰优孰劣 (第3/3页)
,短时间内便达到了格力这种老牌家电企业三分之一的营收,真是令人目瞪口呆。
主持人嘴角微扬,看向宋词:“宋先生,雷君从0做到三百亿营收,在我看来,这像是“虚拟加虚拟”的创新。
您作为世界级互联网公司掌舵人,认同这种说法吗?”
“不懂就不要妄下结论。”宋词面色平静,语气淡然。
他早已察觉到这位主持人对“董总”与“雷君”称呼间的微妙差异,暗自思忖:十年之后,看你还敢用这种态度对雷君说话。
这话一出,主持人瞬间一顿,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宋词手持话筒,侃侃而谈:“小米模式主打互联网轻资产生态链,虽无工厂与渠道,却依托全球顶级供应链和电商直销模式。
大幅度压缩中间成本,得以快速扩展,实现营收爆发式增长。况且小米并非全靠虚拟运营,其技术团队与研发成果有目共睹。”
主持人逮着机会,连忙追问:“这么说,您更看好小米模式?”
宋词未接话茬,话锋一转:“格力模式则是技术驱动的重资产制造典范。
格力掌控全产业链,凭借技术壁垒,在中央空调等高端市场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迭加深厚的渠道布局,盈利能力与品牌信任度皆属于上乘。”
“宋董一语中的!”董名珠忍不住赞叹。
她本以为宋词作为互联网巨头,会偏袒雷君,没想到对方竟能如此精准提炼出格力的核心优势。
主持人不敢向宋词发难,转而将话题引到雷君身上:“雷君,你有没有信心?
多年以后,前面所有项目依然都是000,而最后一项营收将会翻番增长。”
雷君不慌不忙,从容应答:“我认为完全可能。正如宋董所言,小米模式的核心优势正在于营收增长的爆发力。”
主持人紧追不舍:“这份信心源自何处?”
面对暗藏的质疑和刁难,雷君毫不畏惧,不卑不亢正面回应:“小米没有自有工厂,却可以整合全球顶级制造资源。
没有实体渠道与零售店,却能通过电商直销,省去渠道、店面与销售成本,实现更高运行效率。
我们专注于产品研发与用户沟通。顺便纠正一下,小米并非“虚拟存在”,我们有2500名员工专注用户服务,还有1400人的研发团队深耕技术。”
“刚才雷君先生已经详细阐述了对自家模式的信心。。。”主持人正想插话,却被董名珠打断。
“请问现场多少人用小米手机?”董名珠目光扫向观众席,企图用事实击败小米的神话,“两个?三个?还有吗?”
稀稀拉拉的三根手指,在席间孤零零的举起。
雷君微笑反击:“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市场空间巨大,还有99%的用户等着我们去服务。”
宋词暗自赞叹:不愧是“雷布斯”,一句话便巧妙的扭转战局,攻守之势瞬间易位。
董名珠轻哼一声:“在手机行业,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主持人连忙接话:“您的潜台词是,小米肯定称不上行业老大?”
“至少现在不是。”董名珠语气笃定,向前半步逼近,“我问你雷君,如果全世界工厂都关掉,你的手机从何而来?
没有实体制造,互联网模式不过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在谈论成绩时,不能忘了背后的支持者。”
雷君激昂回应:“我觉得董总的观点略有偏颇。正如我刚才所说,小米能够整合全球最优质的工厂与供应链资源。”
“要是工厂不给你代工呢?”董名珠追问。
“那我会找其他工厂。“雷君平静道,“小米目前合作方是富士康和英华达。。。”
“我是说,所有工厂都不给你做,你怎么办?”董名珠步步紧逼。
雷君继续解释:“商业制造发展到如今,强调专业化分工。。。”
宋词几不可查的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董名珠急了!
商业竞争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没有富士康,还有英华达;没有英华达,可以有华硕。只要市场有需求,总会有愿意合作的代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