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58开门,送温暖

858开门,送温暖

    858开门,送温暖 (第1/3页)

    唐植桐和小舅子钓鱼的时候,武爱军和马薇正在北海公园里面溜达。

    为了这次约会,武爱军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不仅带了水,还将别人送给家里的桃给洗了几个带上,更提前托人在仿膳定了座位。

    仿膳建立的时候不算长,在一帮老字号里面排不上号,在四九城的名头甚至不如全聚德、便宜坊、丰泽园大,但在厨艺方面没得说。

    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最后一代御厨就这么失了业。

    甭管是什么厨子,都得吃饭。

    没了工作,也没有拍小视频、探店、带货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机会,这些厨子凑一块一商量:干脆自己干得了!

    于是乎,他们合伙在北海公园的北门开了个仿膳茶社,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像什么烧锅鸡、溜鸡脯、小窝头、芸豆糕、芸豆卷、荷叶饼啥的。

    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营改国营,次年更名为“仿膳饭庄”。

    1959年,仿膳饭庄由北海公园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也就是北海公园里面小岛北部的几栋建筑。

    一大早,武爱军在北海公园门口等马薇的时候还十分忐忑,生怕马薇不赴约。

    不过好在马薇最终还是来了。

    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间难免有些紧张。刚开始两人还略微拘束一些,毕竟信写的再多也是不用面对面的。

    考虑到马薇腿部有伤,武爱军并没有一个劲的死逛,在码头附近找了个石凳邀请马薇坐下聊。

    树荫下、石凳上,头上是随风拂人面的垂柳,眼前是碧波荡漾的北海,北海上面飘荡着几艘小船,时不时有儿童的欢声笑语从船上传来。

    岁月静好,也就这般了吧?

    “吃桃。”一坐下,武爱军就从挎包里拿出桃子递给马薇。

    “谢谢,你吃吧。”马薇喜欢吃水果,但看到只有一个后,还是拒绝了。

    “我不爱吃,你吃,吃完还有。”武爱军不由分说的将桃塞给马薇,生怕她不信似的,撑开挎包给她看。

    “那……我可吃了。”手里拿着桃子,马薇心里甜滋滋的,武爱军不光给自己带了桃,还带了好几个呢。

    “吃吧,吃吧。”武爱军见马薇张开樱唇,呲着牙傻乐。

    被盯着干吃桃,怎么都有点尴尬。

    马薇目视前方,开始找话题,专挑武爱军当年调皮捣蛋的事情问。

    武爱军说,马薇笑,马薇一笑,武爱军更起劲了,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

    俩人聊啊聊,桃吃了光了,却一直没挪窝。

    眼瞅着就要到饭点儿了,马薇含蓄的提出回家时。

    武爱军才说自己已经安排了午饭,邀请马薇乘船前往仿膳用餐。

    在武爱军炽热的目光注视下,马薇轻轻点了点头,没有拂了他的好意,至于出门时父母让回家吃饭的嘱咐嘛……

    一顿饭下来,马薇不仅对仿膳的伙食很满意,对武爱军的好感又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吃饭的时候,武爱军没有光顾着自己吃,上来每一个菜的第一筷子都是夹给马薇。

    付彩云说的啥来着?马薇觉得事情没有绝对……

    饭后,马薇提议走走,俩人就这么不紧不慢的沿着石板路从南往北走。

    “要是咱……咳咳,这幼儿园好,以后要是孩子能在这上学就好了。”经过一上午的交流,武爱军有点飘,途径先蚕坛的时候差点说成“咱孩子”。

    聪明如马薇当然听出来了,借着捋头发的工作,把头低了下去,脸转向一旁,生怕武爱军将自己的脸红的样子看到眼里。

    至于武爱军说的孩子在这上幼儿园嘛,她没接茬,这所幼儿园不对外招生,不过以两人的家庭来说,以后如果有孩子还是有可能来这边上学的。

    如果唐植桐在场,高低得说两句武爱军会把妹。敢情这不光已经想好孩子叫啥名,甚至连在哪上学都想好了?

    先蚕坛是官方的叫法,附近老百姓一般称其为蚕坛。

    这地界是满清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也是四九城的九坛八庙之一,后来有一部分被改建成了幼儿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