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二章 细察北还汉旨招

第六十二章 细察北还汉旨招

    第六十二章 细察北还汉旨招 (第2/3页)

公、定州总管;宋金刚则为柱国、上谷公、南营州总管;王薄系为柱国、邹平公、齐州总管。

    ——幽州,即涿郡。定州,即博陵郡;南营州,大致是上谷郡;齐州是齐郡。

    甚至罗艺所得之官,比王薄所得之官还要更好。说到底,齐郡现尚不是李善道的治下,只是此郡既是王薄最先的起兵之地,并王薄在此郡有些许地盘,因授了王薄此官。某种程度上,王薄的这个任官,算是虚授。但王薄也没甚可抱怨的,谁的地盘授给谁,此乃当下各方割据势力,包括李渊、李密在内,通行的惯用授官方式。博陵、上谷、涿郡本就是魏刀儿、宋金刚、罗艺三人的地盘,得三州总管之授官理所当然,他得齐郡总管之授也因此是情理中事。

    李善道赐给罗艺的财货,装满了几辆大车。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应有尽有;此外又有高句丽婢、西域歌舞伎数人。罗艺来时,随行给李善道带来了良马十匹,作为进献。李善道回赐给他的这些财货,超其所献,尽显慷慨大度。

    且也无需多言。

    只说离了贵乡,一路北上,过清河、信都、河间三郡,至罗艺的老巢蓟县,行程约近千里。

    沿途所至,罗艺细加察看,较之他去贵乡时,信都、河间等郡的治安,已明显好转,几百里地,少见盗贼,时常能够碰上刘黑闼等所差派在各乡的巡逻队伍,百姓生活日趋安定,很多贫民已经分得田地,问将起来,俱是赞颂李善道之音。又在路上,碰上了好些赶往贵乡去的士人、壮汉,无不是应招贤馆、拜将台之募,前往投效李善道,欲在其麾下谋求一官半职者。

    当然,士人里边,也有不是求官,而是怀揣经籍,为求学问,想去贵乡学馆拜师进修的。诸郡虽说都陆续已设起了学馆,但贵乡学馆位处当下李善道的“王都”,师资肯定最为雄厚。

    刘黑闼新被授为了瀛州总管,督瀛、定、南营、沧诸州军事。瀛洲,即河间郡;沧州,即渤海郡。前些时日,去贵乡路过乐寿时,刘黑闼不在乐寿,罗艺未能与他相见,此次在又路经乐寿时,刘黑闼置酒宴请他。两人都是豪杰一流,兼具勇武和用兵之能,相谈甚欢。

    高曦、高延霸、萧裕、陈敬儿等将,固在勇武方面,多不逊色罗艺,但在用兵的能力上,罗艺却自以为,他们不见得能胜过自己,而对刘黑闼,深谈过后,他小有佩服。

    二月中旬,这日,天气晴朗,罗艺一行抵达蓟县。

    蓟县已春意渐浓,柳枝泛绿,但寒意未消,北地的风犹料峭。

    城门外,等候多时的将校和官员上前迎接,罗艺下马,接受他们的拜见。见礼罢了,他见得城墙上守卒来回,守备颇严,又见城外田间,少有百姓,便问道:“近又有贼扰?”

    一将答道:“回禀总管,高开道部数百骑近入掠潞县,我等故加强防备,严阵以待。”

    潞县,在蓟县的东边,西与蓟县接壤,东与渔阳郡接壤。

    回答罗艺问话的此将,名叫贺兰宜,鲜卑族人。

    蓟县存储的有伐高句丽的军械,杨广的行宫之一临朔宫亦在此,宫中多珍宝,因留守蓟县的隋将颇有。内以三将为首,分便是这个贺兰宜和赵十柱、晋文衍,三人俱官为隋之虎贲郎将。

    他们三个人,也如前所述,原先与罗艺并不对付,忌惮罗艺的勇武敢战,双方之前还差点兵戎相见。却是他三人曾有密谋,想要杀了罗艺,不料被罗艺提前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乃在一次出城击贼后,罗艺宣言於众:“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於是在回师,回到了蓟县后,罗艺先将出迎的郡丞给抓住,随即列阵於城下,摆出了攻城的架势。

    蓟县之得不失,全靠的是罗艺。赵十柱、贺兰宜、晋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